最近,国资委研究中心曝光了一张“骗子名片”:一个名为“李全营”的家伙,顶着“国资委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指引研究课题组专家”的名头四处招摇撞骗,进行不法活动。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声明(图源: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敢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行骗,胆够肥的。翻翻新闻,这类骗子还不少,光是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部委以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都发过类似打假声明。骗子们编造的各类头衔,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一
岛叔在出差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聊到这个话题。他们说,骗子们打的旗号都很“高端”,经常伪造一个唬人的官方身份欺骗当地企业甚至政府部门,谎称自己能拉来多个项目、巨额资金等,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比如,有骗子自称“国家发改委全国统一大市场规划司特派专员”,要“开展发放统一大市场建设卡”。按其说法,只需付费100元,就能拥有一张“万能神卡”,用卡就能跨地享受医疗保险、免费办养老保险、享受返乡创业补贴,甚至领取投资分红……骗子还专门制作宣传视频和APP,随手一挥,就能拉数十人进“办卡群”。
有的专骗企业。比如某咨询公司虚构了所谓“中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心”,邀请全国各地食品企业参与论坛评奖。结果呢,60余家企业上套,被骗走40多万元参会费。
还有更夸张的。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声明,揭露了一些自称是“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成员”的骗子。他们假借县城建设名义发布不实信息,说什么能帮每个市县“获得10亿-100亿元政府补贴资金”“作为特例列入补短板强弱项名单”等等,严重干扰了地方城镇化建设秩序。
一些骗子直接冒充领导,加上基层干部微信后,就称自己正在“陪同调研”,前来检查的上级领导急需用钱,但又不想留下资金往来记录,让这些基层干部把钱转到指定账户。您还别说,这种低劣的骗术竟也有人中招,有的一次能骗十几二十万。
骗子制作“统一大市场建设卡”宣传视频。图源:网络
二
为啥骗子能得逞?岛叔总结了几条——
一是假冒身份。这些骗子多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行骗,对基层干部群众而言,“上面来了人”,即使心里犯嘀咕,总不能去中央机关打听“领导”背景吧?
二是择机下套。一些骗子有“政治嗅觉”,能抓住一些重要政策实施节点,比如推进城镇化建设、统一大市场等近年社会普遍关注的政策走向,都成为骗子的由头,他们精心策划、伪造文件,让基层干部群众真假莫辨。
三是拿捏软肋。比如所谓的“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成员”,就是瞅准了某些地方或企业急功近利的心理,有针对性地捏造项目、虚构名头。又如一些地方的“产业扶贫”也引来不少骗子,都是瞅准了地方政府着急上项目的政绩冲动。
骗子得逞还抓住了基层政府的畏事心理。有基层干部告诉岛叔,就算上当受骗,大家一般也不敢声张,一旦闹出点负面舆情或者让上级知晓,没啥好果子吃。
至于一些企业受骗,某种程度上源自“走捷径”“攀高枝”的心态。有企业朋友跟岛叔说,企业主之所以不惜代价参加所谓的“国家级论坛”,就是希望结识相关部门官员,交点钱拿个奖合个影,回乡宣传时脸上有光。
(图源:网络)
三
骗子可恨,到底咋整?
有法律专家指出,假冒国家部门伪造文件公章、发布公告,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要是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的目的做这些事,可能构成诈骗罪,要按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原则处理。
岛叔认为,除了依法打击,更重要的是做好事前防范。一些容易被冒充的机关部委,不妨提高信息公开水平,下属机构有哪些、机关职能是什么、相关人员构成和有关政策措施等,最好能有个渠道,让人们一查就知真假。也可以列个“骗子名录”,把之前冒充过的组织、个人都晒出来,提醒大家别再上当。
还有,一些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跟政府部门是什么关系,建议多公示。有的机构已经跟部委解除了隶属关系,还应及时说明,免得基层干部群众误以为仍有部委授权而被骗。
对基层干部群众来说,碰到那种满嘴跑火车、乱拍胸脯夸海口的“上面来人”,也得多个心眼。现在都信息时代了,上网查查、多方打听也能了解个大概,要是发现对方行骗,请立即报警,让骗子无所遁形。
文/耶律若水
编辑/点苍
责编: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