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学习+】“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海外网 2024-06-13 08:22:47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回国任教二十年来,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在清华大学潜心耕耘、默默奉献,教书育人、科研创新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向你表示诚挚问候。

此前,在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人才问题成为焦点话题。每一位发言者都感慨万千、言辞恳切。姚期智院士建议,打造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培育中国的人才造血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时而插话,时而记录。他说:“我们是感同身受的!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0240524d0e6cb4064e34930be3965fc23908112_78c023844df0335cec30631bc46d3493.jpg

这是5月22日拍摄的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念兹在兹。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调研,一次次深入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走到科技工作者中间。

3月在湖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他强调,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在这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

4月在重庆,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厅,听闻研制的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99%,很是感慨:“当年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海上风电。曾几何时啊!”

5月在山东,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照港考察,他亲切慰问港口科技工作者、运营人员、航运人员,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奋斗,推动日照港管理运营更上一层楼。

8aDYDaSnGWJ42zJd.jpg

6月3日,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后拍摄并回传的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国家航天局供图)

当前,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在浩瀚的太空中、在忙碌的工厂里、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9000多万科技工作者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正奋力书写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孤芳自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20240120feb8c40630834a60bdf4140f8860200c_2024012044d9494c550a477590283981e437f84c.jpg

科特迪瓦村民喜谈“万村通”:“终于能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球赛了”。1月14日,在科特迪瓦亚乌村,人们聚集在村民活动中心观看非洲杯比赛。(图源:新华社)

在非洲,中国援非“万村通”项目为数以千万计非洲民众带来稳定的卫星电视服务;

在泰国,江苏省农科院与泰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特色豆类新品种及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研发,促使产量比当地品种提高19%以上;

在柬埔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与柬埔寨合作伙伴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领域开展免费筛查诊疗、新技术推广合作,在柬埔寨为5万余名儿童提供筛查,为86例先心病儿童提供治疗,培训医生20余名。

……

截至2023年,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共建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共建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70多个海外产业园。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纽约时报》曾刊文称:对中国来说,科技自主争夺战可能为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若要说有哪个国家能够克服这样的挑战,那很可能非中国莫属。(何洌)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何洌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