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一直是舆论中的热点话题。这个词是由美国法学家凯恩·桑斯坦在2006年提出的,意思是在信息的传播中,大家都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久而久之,就像被困在了一个个“茧房”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声音将算法视为造成信息茧房的元凶。
算法加剧信息茧房了吗?科学研究给出的答案恰恰是否定的。在其中一份来自德国的实验中,研究者模拟了四位社会身份截然不同的新闻网站用户,再使用这四个账号,共同搜索一些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新闻关键词,结果发现,仅出现过一次的结果,占所有搜索结果的2.5%,也就是说,大家搜到的结果其实有很多重叠之处。最近五年中,相关的研究案例已经积累了数十个,绝大部分都倾向于证伪算法与信息茧房之间的关系。
不过,为何很多人仍旧倾向于把二者放在一起讨论?从更深的层次而言,人们在面对新技术的不确定性时,往往抱着恐惧或担心的心理。从历史上看,在一项新技术进入社会之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夸大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19世纪末,人们担心汽车会使青少年与家人产生隔阂;20世纪50年代,人们担心电视会让人在现实生活中丧失同情心。传播学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人们面对新技术时的“道德恐慌”。将信息茧房视为算法的问题,本质上也是面对新技术时的“道德恐慌”。然而,这种对于技术的“道德恐慌”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当然,信息茧房这一概念的流行,无疑回应着人们深处信息爆炸时代的隐忧。因此,解决可能出现的信息茧房,根源仍旧在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媒介素养”。如今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的年代,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套餐”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从“刷手机”回到“用手机”的状态,防止陷入信息茧房。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责编:吴正丹、陆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