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交出亮眼成绩单: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1万亿元;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二季度增长7.4%,较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高2.5个、5.7个百分点,外贸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上半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7.14万亿元,增长8.2%,占中国出口总值的58.9%。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际市场对机电产品、电子信息类产品、汽车以及生活类产品的需求逐步攀升,而全球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为传统外贸企业拓展市场和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继续拉动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的动力源。
这其中,“新三样”塑造形成外贸新增长点。当前,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作为中国外贸新的增长点,不仅提升了中国外贸整体竞争力,也符合当下全球企业追求低碳绿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去年,“新三样”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9%,高于整个出口增速29.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表现同样出色。“新三样”产量增长是中国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培育市场和强化市场竞争的结果。“新三样”中的每一样都经历了数年艰苦努力和产业规模化发展,才能拥有今日的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持续巩固外贸向好发展势头,要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外贸转型升级。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有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三高”特征。体现在产业层面,可用三句话概括:对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对新兴产业要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对未来产业如目前大热的人工智能等,要超前布局。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中国外贸发展也在完成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等方面,为外贸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推动中国外贸从传统以成本优势为主的竞争模式向以技术、品牌、服务为主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增强外贸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巩固外贸向好发展势头,还要坚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外贸发展量稳质升。上半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0.03万亿元,增长7.2%。其中,出口5.62万亿元,增长8.4%;进口4.41万亿元,增长5.8%。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工程、环境保护、低碳绿色发展等诸多领域,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合作,需要各方统筹协调、共同推进。特别是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有助于促进中国和伙伴国家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协作,更好发挥彼此间的经济互补性。同时也有利于各国改善营商环境,共同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和发展水平,有力支撑各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继续构建稳健外贸体系,激发新动能。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贸易更新报告》,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降至31万亿美元,较2022年峰值下降约3%,这一变化主要由于发达国家需求降低以及东亚和拉丁美洲贸易活动放缓。展望下半年,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但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质量持续提升、规模较快增长的势头没有改变,中国在全球的外贸份额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接下来,要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港促进贸易便利化、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减税降费优惠等功能和作用,利用这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中国外贸注入源源不断的增长动能。
(张建平,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原标题:持续巩固中国外贸向好发展势头(开放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7月23日 第 06 版)
责编:吴正丹、栾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