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场种植了很多夏威夷果和咖啡,有兴趣去考察吗?”“当然可以。”今年5月,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首次走进非洲,中非人士畅谈合作。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中方宣布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如今,博览会已成功举办3届,中非参展企业超2500家,签约金额533亿美元,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7月的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一片喜人景象:豇豆、螺丝椒大获丰收;玉米新品种试种成功,亩产近700公斤,是当地品种产量的3倍以上……当地技术员迪亚汉巴纳·马亚拉·罗梅尔说:“感谢中国专家的帮助!在这里,我与他们共同开展试验,向周边地区农民推广种植技术。”截至去年底,中国在非洲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夏日炎炎,夜幕降临,非洲许多偏远村庄的孩子告别蜡烛和煤油灯,可以在电灯下读书,家庭可以用电做饭烧水,当地卫生所也可以用简单医疗电器照料病患。从肯尼亚的加里萨光伏电站到南非德阿尔风电场……近年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打造的100多个绿色能源项目,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如今,在非洲这片“希望的大陆”上,类似这样的中非产业合作故事接连出现。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具有极强互补性。在过去的岁月里,中非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从对接发展战略到落实“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和“九项工程”,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各领域产业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历史峰值2821亿美元;中国是对非投资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22年底在非洲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非洲疾控中心总部、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塞内加尔方久尼大桥……中国企业累计在非签署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70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4000亿美元,在交通、能源、电力、住房和民生等领域实施了一批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成果,给中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肯尼亚的牛油果、坦桑尼亚的芝麻、塞内加尔的花生、南非的鲜梨……随着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等举措落地见效,越来越多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几内亚比绍地处非洲西海岸,在其首都比绍的海岸边,中国援建的板丁渔业码头项目不仅给当地渔民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还带来了现代化捕捞技术。当地员工伊苏迈拉·贾洛说,中国的支持使几内亚比绍的渔业资源真正惠及民众。不少海产品销往中国市场,让中国朋友尝到了大西洋的味道,“这是双赢”。在安哥拉卡宾达地区,中企承建的供水项目帮助当地解决了用水难题,许多村民第一次用上自来水,当地居民佩德罗·乔斯感慨:“中国人帮我们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我们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到几公里外的河里取水了!”
在对非产业合作中,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在非洲各界人士眼中,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更是积极实践者。只要是中方作出的承诺,就一定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埃及“国家之声”网站近日撰文分析,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建立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这种合作不走西方大国的老路,不损害非洲的长远利益,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几十年的努力使中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副执行秘书兼首席经济学家哈南·莫西表示,中国和广大非洲国家的市场都有巨大潜能,双方在经贸领域的紧密合作正在激发非洲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9月,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相信此次峰会必将为中非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多正能量。(彭训文)
原标题:产业合作给中非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观象台·“八大行动”结硕果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07日 第 09 版)
责编:吴正丹、栾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