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条新闻热度很高: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目前,房屋养老金制度已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
房屋养老金到底是啥?谁来交?怎么用?
一
人会老,房屋也会老化、“生病”。
截至2022年底,中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近20%;预计2040年前后,近80%房屋将进入这一阶段。中国城镇及农村家庭自建住房比例较大,在一些超大城市房屋老化问题突出,城中村、村级工业园房屋安全等问题,都需相关制度基础提供保障。
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就是要给房屋“体检”“养老”等提供资金支持。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说,这是进入城市更新时期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既有房屋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既管基础,又管长远”。
房屋养老金由谁来交?
房屋养老金,包含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大块。个人账户,即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按现行规定执行。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对于住宅、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或者住宅小区外与单幢住宅结构相连的非住宅,业主应当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公共账户,是此次开展试点的重点。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共账户按“取之于房、用之于房”“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政府负责建立。
钱从哪儿来呢?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补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等方式筹集,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渠道,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有:这两部分资金如何使用?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称,个人账户资金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公共账户资金,则主要用于房屋体检、保险等支出。
“也就是说,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按现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运转的同时,要建立起另一个平行账户,即公共账户。”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个人账户属于业主个人,由业主共同决定如何支配;公共账户资金主要用于房屋安全管理,用“公共账户”做“公共的事”。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干净整洁、邻里和谐。图源:新华社
二
实际上,房屋养老金并非今天才有的概念。2022年5月,国办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其中就提出“完善房屋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研究建立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质量保险等制度”。2023、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表示,此前,购房者个人缴纳的房屋维修基金,在保障小区公共部位日常维护、电梯等设施更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金额有限,难以满足城市房屋安全维护和老旧小区更新需求。“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有助于打造稳定的保障房屋安全资金渠道。”虞晓芬说。
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也与房屋体检、房屋保险制度互为衔接。
李宇嘉表示,首先是给房屋做体检,发现房屋潜在风险隐患,以便“缺什么补什么”;房屋“确诊”后,需由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出钱“治病”,“病状”通常包括需大修大补的住宅共用部分,如翻修外墙、电梯维修、消防设施检修等。
如果房屋还有安全隐患,比如自然灾害、非人为原因导致房屋结构安全和消防安全事故等,就得为房屋“上保险”。这部分钱,由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出。
房屋养老金制度已在一些地方初显成效。比如湖南株洲,推行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电梯保险制度改革,用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建立统筹账户,在居委会监督下,以“公示无异议”方式购买电梯保险;河北沧州,利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防水、消防器材等共有部位或共有设施保险。
虞晓芬表示,筹集房屋养老金,地方政府可采用地方财政补一些、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一些、原公房出售资金等多种方式,形成稳定资金池。这有利于减轻存量房规模越来越大、支出越来越多带来的压力,也能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阎建军认为,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资金,除了用于公共体检,还可用于房屋应急托底保障。“外墙脱落、房屋渗水、电梯故障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对于未缴存专项维修资金或维修资金使用存在困难的房屋,公共账户可先行垫付资金,开展紧急维修,筑牢房屋安全防线。”阎建军说。
文/锐聆
编辑/点苍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责编:岳雨田、陈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