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眼睛最宽广,能容纳万事万物。
即将过去的2024年里,习近平总书记走过许多地方,农田、企业、社区、学校……从年头忙到年尾。
追随习近平的目光,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样子。
①
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图为1日上午,习近平在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考察,实地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第六埠村,地处三河交汇处,有“京津蔬菜第一村”之称。去年,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这个村也遭了灾,1万多亩田地、2000多个大棚全淹了。
今年2月,习近平来到这里,看大棚的修复、蔬菜的长势。他说,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
防洪水、战台风、抗旱情……今年,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全国粮食总产量迈上了1.4万亿斤新台阶。
——多么坚韧不拔的中国!
②
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图为18日下午,习近平在中德合资企业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2021年,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牵手中国企业杉杉,在长沙成立了巴斯夫杉杉,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这是当年湖南引进的最大外资投资项目。
今年3月,就在这家企业,习近平的一番话,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欢迎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
——多么开放自信的中国!
③
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图为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考察。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曾经的团结村,两面靠山、交通不便,是个四等小站。2011年,中国第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便由此始发。如今这个小站建设成了国际物流枢纽园,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出国门。
习近平说:“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今年11月,第十万列中欧班列也驶出了站台。这支“钢铁驼队”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
——多么活力四射的中国!
④
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图为22日下午,习近平在日照港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这里是从荒滩上起步的煤码头,也是“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
港通四海,连接八方。今年5月,习近平来到黄海之滨,站在岸边,举目远眺——来自世界各地的万吨货轮,一字排开停靠在码头。
“我们都是奋斗者,从过去奋斗到今天,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它,还得靠我们继续实干奋斗。”
——多么砥砺奋进的中国!
⑤
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图为18日下午,习近平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高一(1)班观摩“新时代、新家乡”主题思政课时,同学生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果洛环境艰苦,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2017年,上海在西宁援建了一所寄宿制中学——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面向果洛州所辖6个县招生。
今年6月,在这所中学调研时,习近平说:“坚持全国一盘棋,相互帮助,特别是沿海地区要帮助西部地区,发达地区要帮助欠发达地区,都要找准角色。”
——多么同心协力的中国!
⑥
6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图为19日下午,习近平在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活动室考察时,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长城花园社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型社区,汉、回、满、蒙、藏等各族群众在这里和谐相处,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
今年6月,习近平来到社区活动室,观看居民剪纸创作、舞蹈排练。他说,各族群众、家家户户都是我的牵挂。
“五十六个民族,无论是这个民族还是那个民族,我们都是同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大家庭。”
——多么团结和睦的中国!
⑦
9月10日,习近平在前往甘肃考察途中,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何尊,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其铭文有“宅兹中国”一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2023年5月,习近平在古都西安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赠送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就有一件以何尊为原型制作的青铜器工艺品。
今年金秋,习近平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他在何尊前停下脚步,沿着玻璃展柜缓缓环绕一周,久久注视。
透过“宅兹中国”,世界正不断理解“何以中国”。
——多么文明灿烂的中国!
⑧
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甘肃考察。图为11日上午,习近平在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时,听取引洮供水工程情况汇报。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陇中干旱缺水。洮河水量充沛,却被崇山峻岭阻隔,与这片土地擦肩而过。2013年初,习近平在定西渭源考察引洮供水工程,叮嘱“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穿隧洞、劈峡谷,改变河的流向。引洮供水工程全线建成。如今,一渠洮河水惠及近600万群众,约占甘肃省总人口的1/4。
今年9月,在天水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习近平边看展板边听介绍。他说:“引洮供水工程建得很好,解了燃眉之急。”
——多么勤劳勇敢的中国!
⑨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在福建考察。图为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了解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交易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这个村子名叫澳角,位于漳州东山岛东南角。23年前,习近平来过这里。曾经的澳角村有“三不起”:报纸订不起,电话费交不起,煤油灯点不起。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提出要念“山海经”。澳角村靠海吃海,通过发展水产养殖业,向海而兴。
今年10月,习近平再访澳角。泊船如织,渔获满舱;海鲜干货,琳琅满目。他说:“当时就觉得这个村子很有发展前途,现在发展得更好了。”
——多么欣欣向荣的中国!
⑩
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安徽考察。图为17日下午,习近平在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次到安徽考察,习近平都聚焦科技创新。
今年10月,习近平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展厅里,大屏幕上的柱状图清晰展示近年来安徽省汽车的产量和出口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汽车产量24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10万辆。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历史性跃升的缩影。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走出了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坚实一步。
习近平对现场的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多么矢志创新的中国!
⑪
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在湖北考察。图为5日上午,习近平在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养老服务驿站食堂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潘家湾镇四邑村,民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在政府帮助下,原先分散居住的村民迁到了统一规划的成片新居。过去的房子都恢复成了耕地。现在,村里办起了公共食堂,还有卫生室、游乐室、篮球场……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跟城里社区没啥两样。
在村口,习近平对大家说:“我经常来农村,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看到了乡亲们为美好幸福生活在奋斗。”
——多么安居乐业的中国!
⑫
1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同学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亲切交流。图为习近平在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考察时,同在场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代表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去年5月,“澳科一号”成功发射,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写信向习近平汇报喜讯。几天后,他们就收到了回信。
前不久,在澳门视察的习近平特意来看望“澳科一号”项目团队的师生们。见到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习近平笑着说:“都是年轻人啊!”
他勉励这群逐梦苍穹的青年人:“我看好你们,一定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多么青春昂扬的中国!
文/钟祺、静玄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责编:刘素素、卢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