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侠客岛:今年春节前后,中国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大模型DeepSeek-R1火爆全网,很多人被它展现出来的强大能力震撼,您有没有使用?
郑永年:过年期间大家都被DeepSeek淹没了,我也试过了。之前我用过ChatGPT,确实体验到人工智能大模型一直在不断进步。这次DeepSeek引发热潮,是“开源的胜利”。
2、侠客岛:很多外媒报道DeepSeek。有的说这证明了大投入、拼芯片数量的AI道路不再是唯一之路;另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的则说这是威胁,美国一些机构还禁止员工下载使用。您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郑永年:这都是把它标签化,关键是从哪个层面看问题。此前,像ChatGPT等大模型让美国处于垄断地位,可以“价格自定”。垄断地位带来的芯片价格、大模型的估价等,本就有大量泡沫。当中国的DeepSeek出现,大家才发现,原来大模型也不一定需要那么高成本、那么多芯片。相关公司和资产的价格自然就会下调。
对美国某些政客来说,可能会带来恐惧。在DeepSeek出现之前,他觉得几乎所有人工智能领域的尖端竞争,都是在美国公司之间展开的,而不是在中国公司跟美国公司之间,但DeepSeek证明事实并不如此。
对美国科学界,我觉得倒没那么大冲击。因为这些人相信,只要是开源的,就一定会被超越,技术总是不断进步的。中国的进步就是建立在开源之上。Deepseek选择把技术论文等开源,其他国家的开发者也可以很快去验证,在他们的基础上做调整和进步。如此往复循环、不断更新进步,才是科学的逻辑。这跟资本垄断定高价的逻辑、政治封闭以求领先的逻辑,存在根本性不同。
3、侠客岛:DeepSeek是否完全走出了一条新路?这对中国,对那些被美国排除在“核心盟友圈”、缺乏资金和足够获取先进芯片能力的国家来说,是不是具备更强的战略意义?毕竟拜登下台前还搞了个芯片出口管制法案,弄出三个圈层,用意就是限制、削弱他国与之竞争的能力。
郑永年: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前说一定要大量的资本才能干成什么事,这是资本的逻辑,实际上并不一定是那么回事,是资本在制造自己的神话。但问题是以前没人挑战他,有人挑战,局面就不一样了。如果只有一家银行,大家只能把钱投到这里,它随便说了就算。有了第二个替代性可选方案,神话就会被戳破。
同样,DeepSeek是创新,但不是完全另辟蹊径,我把它称为“里程碑式的改进版”。如果完全是另辟蹊径,别人就很难复制得了,自己也可能成为新的垄断,自我封闭起来。实际上DeepSeek和美国一些大模型走的是同一个方向,但证明了有其他的路径可以通往这个方向。
DeepSeek对中国最大的启示,我想还是“开放”二字。无论是心态上还是方法上,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继续开放。DeepSeek的胜利,就是开源打败闭源。OpenAI以前是开源的,后来变成闭源的,这次DeepSeek爆火之后,OpenAI的奥特曼也出来说话,承认闭源是一种战略错误。
为什么必须开源?因为任何一种科技都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不是封闭系统。技术总有各种各样的小错误,怎么发现并改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哪怕最聪明,也不一定看得到有些错误;人多了,大家都盯着看,就能找到毛病。技术发展的路径就是这样,在开源-创新-迭代的循环中螺旋前进,持续参与全球性的技术竞争、创新改进,才可能不断取得超越、成功。中国的新能源、AI等领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是开源基础+中国智慧的结晶。
开源不仅可以用我们举国的力量,还可以用全世界的力量。世界的科学共同体要联合起来,遏制资本、遏制某些政客的力量,促进人类的技术进步。中国过去很多技术成果和产业成功都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今后也必须如此。
4、侠客岛: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包括DeepSeek,包括春晚上扭秧歌机器人的宇树科技,它们都在杭州,有“杭州六小龙”之说。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员工都非常年轻。从城市生态、人才聚集的角度来说,这代表了怎样一种方向?
郑永年: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大玩家”只有中美,人工智能也是如此。
中美两个国家之内很典型的趋势是城市群。美国人工智能有两块,一块是硅谷到德克萨斯,所谓“狭长地带”;另一块是波士顿到纽约,东北部这一块。中国也有两块,一块就是长三角,苏州、上海、杭州一带;另外是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这一块。北京基础科研很好,但是技术应用往往还得往这俩地区跑。
生态最重要。我常说“三驾马车”,基础科研、应用技术、金融,缺一不可。杭州做得确实好,我将其称为“地域嵌入型”的生态环境,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都已经在这里面了,所以就有利于创新,也有利于吸引年轻人。
美国硅谷,IT最发达,互联网最发达,但是它周围的基础设施就很差。中国基础设施是政府负责,像杭州余杭区、滨江新区,那种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私营公司能做到的。中国是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浙江有很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产社会”非常大。只有“中产社会”才会去做这种有风险的、长期创新性的投资。
至于人才,围绕浙江大学的产学一体化,特别是浙江杭州这一块,有点像美国斯坦福大学周边,产业体系做得很好。人才观念很重要。杭州这些“六小龙” 都是年轻人,这就提醒政府,高科技时代,投资一定要向年轻人倾斜。人才也是个系统工程。
其实,长三角、珠三角还有很多有潜力成为独角兽的企业,很多人没有资源,但是有技术,需要来自国家的资源。所以,科技要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改革也要跟上。我们不要虚拟金融、泡沫金融,要遏制投机性的,但对新技术的投资,对真正创新的风投,我们一定要做好。
我们正在产生大量的新质生产力,但如果是因为体制机制改革没跟上,导致一些新质生产力落不了地,那就太可惜了。这方面还有很大改革空间。
采写/无忌
编辑/云歌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责编:张荣耀、王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