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社网站引述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的观点称,正在建设中的中吉乌铁路将成为东西方之间的“战略桥梁”,为贸易、旅游和工业开辟新的机遇。
巴基斯坦《星期五时报》周刊网站刊文称,中巴经济走廊不只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它还是两个古老文明之间的一条文化纽带,加强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自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启动以来,两国关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自2013年以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不断完善,“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加速构建。
以陆上互联互通为例:亚吉铁路让东非实现跨国电气化铁路“零的突破”;匈塞铁路大大缩短两国间通行时间;中老铁路让老挝由“陆锁国”变成“陆联国”;雅万高铁跑出东南亚“最快速度”;正在建设中的中吉乌铁路将构架起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新通道,对提升新亚欧大陆桥在国际运输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港口航运合作不断深化,与10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同时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格局,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果。
有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一个个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托举起“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繁荣发展的梦想。以中老铁路为例,作为中国同中南半岛国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互联互通的龙头项目,中老铁路开行3年来,客货运量持续增长,旅客出行更加便捷,为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也为区域经济繁荣与发展注入活力。
10余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其中,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中国与共建国家往往首先围绕若干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开展政策沟通与资金融通等方面的合作,进而带动贸易畅通与民心相通。这些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建成后,往往给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不断加深当地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我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更是基础设施、制度规则、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硬联通”为“软联通”提供基本设施保障与现实基础,“软联通”为深化务实合作提供规则标准,“心联通”为“硬联通”“软联通”奠定民意基础。三者协调推进,才能更好串起国际合作的“共赢链”。
在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金色十年”,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是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的重要内容。接下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还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多个项目已在积极推进当中。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共建国家在铁路、航空、海关、税收等方面的规则标准上加强协调,同时增强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往来,由此更好形成“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三者的合力,将有助于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受访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室主任 谢来辉
(记者 严瑜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 第 10 版)
责编:吴正丹、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