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继2018年11月之后,总书记再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6年多前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重申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没有变”的重要论断。此次座谈会上,他再度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
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内在逻辑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
一段时间以来,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压力。比如,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拖欠账款,一些领域没有完全做到一视同仁……怎么办?
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更新迭代的压力,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其中不少是多重矛盾碰头的结果。
对于困难和挑战,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这是从全局着眼作出的重要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蓬勃发展,中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
先说规模。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超1.8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10余年间增长超4倍。有调研显示,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高达41.91万亿元。
再看分量。中国民营经济历来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未来,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跃升,改革开放进一步全面深化,会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许多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将在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
正是有这样的底气,我们才能“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才能预见到“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图为习近平同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营经济怎么干?习近平提到一对关键词: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近些年,从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到延续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再到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层面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一以贯之。今年“新春第一会”,不少省区市也都聚焦营商环境,关注企业健康发展。
座谈会上,直面当前民营经济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进一步要求“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民营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和独特优势。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民营企业中,有一些来自新能源、机器人、智能手机、半导体等领域。今年春节期间火爆出圈的两家企业——宇树科技和DeepSeek的创始人,也参加了座谈。足见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释放的信号十分明确: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习近平强调,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
中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上次民营企业座谈会,针对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习近平明确表态:“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6年多过去,在“十四五”收官之年,面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习近平对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说了8个字——
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文/钟祺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责编:张青津、侯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