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港台腔 >

革新谋发展 奋进开新局

海外网 2025-04-15 10:29:38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4月14日在立法会发表就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施政总体方向是“加力多元、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融入国家”。他表示,本届特区政府将始终秉持改革创新、实干担当、锐意进取的精神,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一道,革新谋发展、奋进开新局,推动特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法治澳门、活力澳门、文化澳门、幸福澳门的美好愿景。

横琴是“破局”关键所在

“本届政府将把高质量实现横琴合作区第二阶段发展目标作为重大任务,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要看’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澳门+横琴’定位,以澳琴一体化为目标,以法律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勇于创新,加力推进合作区建设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效。”岑浩辉强调。

他指出,要系统梳理目前对澳门居民到合作区生活、就业及创业造成限制、不利于澳琴一体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快修改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政策协调、规则制定、资金投入、联合招商、项目建设等方面投入更多澳门的资源和力量。加强澳琴产业联动协同发展,促进澳琴中医药产业深度联动发展和两地资金跨境便利流动,推动澳门科研项目在横琴落地转化。

报告强调,深化澳琴互联互通,强化“硬联通”,推进通关便利化,推进横琴“单牌车”经横琴北上,优化跨境交通,研究澳琴联通的新通道;深化“软联通”,优化分线管理政策,推动“一线更放开”,促进人员、货物更加高效便捷流动。

奋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

“做好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个必答题,是特区政府施政的首要任务。”岑浩辉指出,本届政府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主动作为,细化“1+4”多元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分类制定新兴行业的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探索采取更多创新型、引领性政策改革。

丰富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内涵,向国际展现澳门丰富的“旅游+”元素。加快培育和发展重点新兴产业,运用“以医带药”模式,助力中医药产品以葡语国家为切入点,逐步开拓非洲、欧洲、东南亚等区域市场。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持续推进“数字澳门元”研发工作,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核心系统构建。发展适合澳门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出“企业创新研发资助计划”。

全力为民创造美好生活

“民生为大,优先保障本地居民就业。”岑浩辉指出,本届政府将坚持把市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市民的柴米油盐放在心上。在量入为出的原则下,精准帮扶“一老一小”、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促进社会公平。

推动福利向低收入群体和弱势、困难群体倾斜,养老金调升至每月3900澳门元,敬老金调升至每年10000澳门元。“多管齐下积极应对少子化问题,创设育儿津贴。”岑浩辉说,向澳门永久性居民中未满3岁的婴幼儿每人发放每月1500澳门元、每年共计18000澳门元的津贴,出生津贴调整至6500澳门元,加强对新生儿家庭的经济支援,鼓励生育。

“青年就业创业事关澳门长远发展,特区政府将多措并举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更多机遇和条件。”岑浩辉强调,为青年构建“学业、就业、创业、事业”全链条支援服务体系。

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岑浩辉强调,澳门特区将以“北上、南下、西进、东拓”为策略,“北上”,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加强与内地省市合作;“南下”,拓展东南亚、南亚市场,联动开拓东北亚市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西进”,加快建设横琴合作区,联动拓展粤西地区发展;“东拓”,出海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葡语以及西语国家经贸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强化内联外通,更加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健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打造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的桥头堡。

报告明确,协调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共建单一自贸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在澳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打造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逐步将其建设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双中心”。

推动更多葡语国家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将澳门打造成为葡语国家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首发地”,为大湾区内地9市与葡语国家深化对接创设更多场景。

岑浩辉强调,新一届政府已设立6个领导小组及工作组,未来将根据施政工作推进和发展需要,设立更多跨范畴、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跨部门工作高效协同、整体联动、提升效率,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和施政工作顺利推进。(记者 富子梅)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15日 第 04 版)

责编:吴正丹、陈洋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