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侠客岛 >

【侠客岛】容错免责,为干事者撑腰

海外网 2025-07-04 19:20:26

最近,江苏淮安清江浦区通报一起容错免责案例,引发关注。

区管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在缺少部分技术指标情况下,“分步容缺”办理人防审批,让企业抢出3个月工期、省下200余万元。相关企业事后及时补全材料,未发现谢某某谋取私利情形,当地不仅对谢某某容错免责,还予以晋升。

新闻不大,却引发热议。

其他地区近期也发布容错典型案例。比如:湖北一村为解决历史遗留断头路问题跳过程序开工,徐州某区为在汛期前解决水污染问题未批先建,南京某区引进科技人才时在手续问题上容缺办理,等等。

这些容错案例,有两大特征:

主观上,办事人员都是出于公心、不谋私利;

客观上,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避免了更大损失。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三个区分开来”,强调:

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中央为什么要强调“三个区分开来”?就是看到改革有风险,探索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失误,因此既要严管、也要厚爱,通过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生态。

这些年,各地各部门也在结合实际探索经验。

比如这次新闻的发生地清江浦,2024年推出了《关于建立靠前保护干部“白名单”制度的实施办法》,明确对探索型、创造型、改革型工作,特别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大项目、低效用地清理等8个方面重点工作,预判可能因先行先试、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化解风险等需要容错的重大事项,进一步规范风险报备范围、内容、方式等,让容错免责工作有规可依。

也有纪检监察干部总结,容错要把握好6个维度——一看主观动机,是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二看客观条件,是履责过失还是失责失职;三看用权轨迹,是民主决策还是任性妄为;四看错误性质,是工作失误还是违纪违法;五看危害程度,是轻微影响还是严重危害;六看应对措施,是主动纠错还是放任无视。

各地发布容错免责典型案例,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以案释法”,用更鲜活的案例、更具体的情景,帮广大干部统一思想、明确边界,免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也要看到,容错机制仍有很大完善空间。

干部容错的认定者,通常是各级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但这些部门的干部,本身也面临着“纠结”:

有干部对媒体反映,自己对容错机制“心中没底”,“容”谁“不容”谁,往往是常委班子决定,特别是一把手的话语权很大。容错机制更像是领导班子特事特办的工具,而不是广大干部的“朋友”。

有干部说,见过专门的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何曾见过专门的容错申诉热线、容错窗口?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担当意识不强,存在不敢、不想、不愿容错纠错的情况,担心容错结果不被举报人认可而引发上访、闹访等等。

这些难题如何破解,还要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多想办法、出实招。改革最需要实干,只有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才能让广大干部在面临做“太平官”还是“实干者”的选择题时,放下思想包袱,大胆选择后者。

这次清江浦区不仅为谢某某免责,还晋升其为三级主任科员。不少网友说,这就是对干部容错机制的真实注脚、硬核撑腰。

文/云歌、唯真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责编:张青津、王珊宁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