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学习小组 >

【学习小组】这场会议上,习近平说起一个历史故事|习近平关心的城“事”①

海外网 2025-07-31 13:27:08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7月14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起一个故事:北宋年间,福州知州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多年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

张伯玉是北宋初年进士,晚年调任知福州。当时,福州酷热难耐,旱涝频发,百姓困苦。他发现,榕树根系发达,既可涵养水源、抵御灾害,又能美化环境、荫泽后人。于是,张伯玉发动大家种植榕树,留下了“三年宋太守,十万绿榕树”的佳话。

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工作,提倡多种树,少种草,不能让老百姓挨晒。他说:“榕树遮风挡雨,成活率高。抓生态,榕树是很好的选择,福州要多种榕树!”

习近平还为一本科普读物《榕树与榕树盆景》作跋,标题是《让榕树造福榕城》。他在文中这样描写榕树——

“榕树是福州的市树,千百年来与福州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荫泽后人,造福一方,在调节气候、绿化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多么贫瘠的土地,乃至乱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盘根错节,傲首云天,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福州人精神。”

图为福州西湖公园及周边城市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一棵榕树,尽显习近平的人民城市理念。

这些年,习近平走过许多地方,为城市生态建设“把脉开方”:在四川天府新区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理念,在雄安新区强调“先植绿、后建城”,在上海沿滨江栈桥步行察看黄浦江两岸风貌,在江苏指出“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今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到“城市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曾明确要求:“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不同于“归大堆”“摊大饼”等外延扩张式发展,内涵提升式发展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特色发展、治理投入和统筹协调。

由外向内,这是对发展动力的深刻思考。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就是其中之一。

文/一鹤

编辑/钟祺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责编:陈菲扬、卢思宇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