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按】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提到了发挥四大战略“叠加效应”、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等等。这些表述意味着什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哪些卡点堵点?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解读“十五五”时期如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侠客岛:公报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并强调“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当前都有哪些“卡点堵点”?
陆铭:先举个例子,我们研究发现,中国的货车车流存在明显的“省界效应”:两个不同省份的城市相距200公里,他们之间的车流量,仅相当于同省内相距302公里城市之间的车流量。
跨城消费流的数据差距更明显:两个不同省份的城市相距200公里,跨城消费量相当于同省内相距600公里两城的跨城消费量。说明全国各地存在产品市场上的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基础设施连通性不够,地方间管理和标准存在差异。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涉及体制与地方政府行为。
从体制角度看,户籍制度仍然在限制人口自由流动,尤其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大城市,外来人口市民化是有障碍的。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没有到位,也限制着农民进城成为市民。
在现行制度下,一个地方的农业用地转成城市建设用地,仍然受制于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制度。而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制度又没有完全与实际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带来的土地需求相适应。公共服务资源、财政转移支付尚没有完全按照实际的常住人口需求来配置,客观上形成了人口流动的现实障碍。
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会释放更多政策红利。
中央层面,深化土地、户籍等制度改革,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地方层面,通过考核机制和税收体制改革,进一步破除“唯GDP论”,促进地方政府行为转变,让人口、资金、土地等资源合理流动。
2、侠客岛:公报还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怎么理解这个“叠加效应”?
陆铭:中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涉及很多资源配置问题,包括城乡间、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如何配合。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处理的是区域间的发展关系。要顺应经济规律,让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集聚、科学分工。这需要在市场配置资源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在“十五五”时期全国“一盘棋”中,不同地区的职能要科学细分。一个省的内部不同地方,也需要合理分工。实现这种“科学细分”,要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对一些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改革事项(如自贸区、重点产业开放等),要有选择地在条件适合的地区推进。
3、侠客岛:公报还强调了“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怎么理解它的涵义和现实意义?
陆铭: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在全国层面,要发挥大型城市群作用,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在更小范围内,要发挥一些中心城市(包括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引领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增长极作用。
提出这一点,恰恰是为了克服城市间、地区间的市场分割和重复建设。当然,实现这种较为理想的状态,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行配套,保障增长极的资源供给,尤其是“人、地、钱”等生产要素,让市场和政府更好配合。
比如,在“人”的方面,一些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已出现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通过跨地区流动来补充劳动力非常必要。
4、侠客岛:公报指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还提出“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在这一方面,政府将如何作为?
陆铭:国家已经在探索让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但当前行政管理体制,仍按照行政管辖边界配置资源,难以满足经济区的发展需求。这一点在跨城市边界和跨省边界的都市圈表现尤为突出,比如上海与江苏毗邻地区的一体化程度就因此受限。
在我国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要认识到人口和经济活动持续地从农村向城市集聚,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应该顺应这一规律,从而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5、侠客岛:公报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这一提法主要基于哪些现实考量?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起到怎样的作用?
陆铭:中国这样的大国,国家发展目标势必多元。一些重大战略需要不同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承担不同职责。我们讲“重大生产力布局”,就是一些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的产业,往往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不确定性高,不能单靠市场配置,而需国家投入布局。
比如,上海在重大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工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投入很多。这些产业不一定有巨大市场回报,但上海凭借其地理条件、人力资源、资本市场等优势,主动承担了这些重大战略任务,要继续保持。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目前布局在西部。国家算力枢纽布局,则要利用贵州等地地质稳定、气候适宜的优势。
有关布局首先要结合地方发展条件,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地理条件,其次要遵循“宜分则分、宜合则合”原则。
宜分则分,就是根据各地条件差异化布局,如发展光伏主要在西部,发展风能可以在西部,也可以在东部沿海。宜合则合,是说一些行业要高度集聚,比如人工智能产业,特别需要人力资源和资本市场配合,适合在少数特大和超大城市集中发展。
采写/云歌、点苍
编辑/芦芽儿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责编:张青津、张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