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侠客岛 >

【侠客岛】纽约来了个年轻人

海外网 2025-11-08 15:22:36

纽约,全球资本主义之都。传统印象里,要当纽约市长,那得是地产商的座上宾,华尔街的盟友,资本主义代言人。

现在,纽约的“话事人”变了。

90后、非洲出生的印度裔穆斯林、特朗普“最坏的噩梦”、纽约百年来最年轻市长、“民主社会主义者”……新当选纽约市长的祖赫兰·马姆达尼,满身标签都快赶上《权游》里的“龙妈”了。

马姆达尼生于乌干达,7岁随家人移居纽约,2018年入美国籍,2020年当选纽约州议员。他的父亲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母亲是知名导演;进入政坛前,他的身份是“房屋止赎预防顾问”。

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买房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如逾期未还房贷,或拖欠水电费,还面临房子被银行收回风险。马姆达尼此前的工作,就是代表房主与银行协商,他说是这段“每天与唯利是图的银行打交道的经历”促使自己从政。

去年10月,马姆达尼宣布参选纽约市长,起初民调支持率仅有1%。今年6月初选,他爆冷击败政治资本雄厚的纽约州前州长科莫;前后一年时间,他就从一名不起眼的议员,变成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的“一把手”。

马姆达尼的政治主张,被一些人称为“激进左翼”。

比如,他强调提高市民生活的“可负担性”。眼下,1/4的纽约人无法负担住房、食品等基本生活所需,今年6月纽约市房租中位数突破4000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5.3%。他声称,要限制房东调价、新建经济适用房、让纽约公交车永久免费、设立市营杂货店、对富人加税——每一条,都让不那么富有的市民被打动。

初选时,马姆达尼得到参议员桑德斯等左派人士支持。后来,他又获前副总统哈里斯、纽约州州长霍楚尔、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背书。本月初,奥巴马也致电马姆达尼,说愿为其出谋划策。

有分析称,一个“左翼进步派”能在民主党建制派不支持、共和党反对、两党多位金主阻击的背景下获胜,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信任危机有关。

民调显示,在18-29岁的美国人中,超6成称“对社会主义抱有好感”。《华尔街日报》评论:“这是冷战时期的几代人无法想象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檀有志教授分析,年轻选民是马姆达尼此次胜选的关键力量。这些选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金融危机、全球疫情、债务危机等,对当下美国政治体制持越来越深的怀疑态度,渴望更加激进的社会改革,更倾向于通过“大政府”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他们选择投票给马姆达尼。

此前,为阻止马姆达尼当选,特朗普一度放弃没有胜算的共和党候选人斯利瓦,鼓励支持者投票给民主党人科莫,甚至威胁要切断给纽约的联邦资金。

他还痛批马姆达尼,称若其当选,“(纽约)这座伟大城市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为零,甚至都会活不下去……将完全、彻底地陷入经济和社会灾难”。

为啥有这么深的政治隔阂?

檀有志认为,首先是二人政治理念对立:马姆达尼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则代表右翼保守主义理念,马姆达尼的许多主张直接挑战以特朗普为首的大资本家利益。

其次是政党政治角力:纽约是特朗普老家,也是他商业帝国的大本营,马姆达尼当选,对特朗普来说就是“后院失火”。

还有政治威望对垒:竞选时,马姆达尼称自己是特朗普“最坏的噩梦”,当选后更是喊话,要“向全美展示如何击败特朗普”。

这些言论直接挑战总统政治权威,特朗普当然不能忍。

但话又说回来,胜选是一回事,治理是另外一回事;打动选民是一回事,兑现承诺则难得多。

况且,若没有白宫支持,新官也将面临艰难考验。过去12个月,美国总体消费价格上涨3%,纽约民众因被日用品、住房掏空钱包而怨声载道;在这座贫富差距巨大的城市里,1%的人口把控全市44%的收入。要兑现竞选承诺,对富人大幅加税,首先面临的可能就是富人和大企业撤出纽约,进而影响税收基础和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

在民主党内部,多数建制派对马姆达尼持观望态度。该党参议院领导人舒默至今未表态,许多中间派民主党人担心,马姆达尼的“小胜”可能会使民主党在2026年重新夺回参众两院时“大败”,也害怕共和党把马姆达尼描绘成“激进左派”并加剧党争。

但也有分析认为,过去民主党长期走的是文化路线,在诸如性别、身份认同等议题上走太远,对现实问题关注不足,丢掉了基层民众基本盘;马姆达尼的政治主张,未尝不是民主党未来政治改革的方向。

在美媒眼中,马姆达尼治下的纽约是喜是忧尚无从辨认,但此次选举已然进一步凸显了美国的政治分裂。CNN直言,包括纽约市长选举在内的近期多场选举,是美国国内分歧加剧、红蓝阵营敌对的“又一里程碑”。

但显然,马姆达尼指出的那些“冰冻三尺”的老大难问题,可不是某任“流官”就能搞定。要改,那得是剧烈而深刻的巨变。

文/钟祺、长白

编辑/点苍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责编:张青津、刘强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