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京華時報:用法制化規范網絡反腐

2012年12月04日09:55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摘要:網絡舉報必須得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如此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反腐作用,也能最小程度地減少誤傷。

  網絡舉報必須得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如此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反腐作用,也能最小程度地減少誤傷。

  網絡舉報的力量,正日益受到各方關注,想要視而不見、見而不應幾成不可能。那麼,網絡舉報本身將成為反腐的正能量,還是在毀譽參半中迷失?這顯然是個問題。

  如果說,此前的一些網絡舉報,因一些輿論熱點導致注意力的分散,而最終不了了之。那麼而今,尤其是在最近這短短的十幾天裡,幾乎每一起熱點網絡舉報事件,都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及時回應。雷政富不雅視頻流出,重慶市紀委在第一時間介入,在63小時內雷政富即被免職。而其他幾起網絡舉報,也已獲相關部門的及時介入。

  當黨和政府的反腐機構在高速運轉和響應的時候,網絡舉報是否還是按照傳統的模式發展下去?又該如何與反腐機構實現同頻共振的良性互動?顯然,網絡舉報迎來一個良性發展的契機,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應該檢視自己的一些不足,以使自己反腐的正能量得到充分釋放。

  在我們欣然於看到“表哥”楊達才等落馬時,我們也遺憾地看到“擁有24套房產”的“房嬸”、某縣委書記有9名情婦的“丑聞”舉報等均失實。

  誠然,群眾監督獲得的証據總是有限的,未必事事都屬實,我們也不能苛求網絡舉報都必須准確。但是,如果反腐機構介入調查每每都証偽,又豈不是失信於反腐機構、削弱了網絡舉報的力量,最終導致“狼來了”的結局?

  應當看到,今天的網絡舉報,已有不少肇始於利益糾葛、惡意攻訐、搞臭對手。基於這樣的目的,有的不惜設陷獲取証據,甚至炮制子虛烏有的証據。雷政富即是被建筑商設陷要挾以獲得工程項目。而重慶一教師為500元就當網絡水軍,炮制出官員的艷照門。

  今天的社會監督已不能苛求必須是純潔式的反腐,很多腐敗問題的曝光恰恰是因為利益糾葛甚至分贓不均的原因,這種“污點式証據、証人”也的確是反腐的一條路子,不管出於何種原因,畢竟是因官員自身不正才會有此下場。但是,無中生有的惡意捏造、炮制、搞臭,卻最終也會消解網絡舉報的正當性,抵消網絡舉報的正能量。

  在反腐機構高度響應的情勢下,不妨試想一下這樣的效果:網絡舉報有極高的自律,排斥那些惡意的子虛烏有,每一起舉報至少必事出有因,那麼,網絡舉報必須得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如此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反腐作用,也能最小程度地減少誤傷。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