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漢“縮水版”出租車運行多時,司機怨聲載道,何以等到央視曝光才獲得當地相關部門的被動回應? |
武漢“縮水版”出租車運行多時,司機怨聲載道,何以等到央視曝光才獲得當地相關部門的被動回應?
日前,央視曝光了武漢從去年開始新換的一萬余輛出租車,是被強制購買的高價低配“縮水版”,剎車制動存在隱患。面對各方質疑,武漢相關部門召開發布會時稱:國標未強制出租車安裝ABS自動防抱死系統。
這樣的答復,並不能讓人滿意,還讓人懷疑當地政府部門解決問題的誠意。據報道,面對輿論關心的一些關鍵性問題,武漢相關部門始終未予正面回答。央視記者形容這是一場“火藥味濃烈”的發布會。由此可以看出,當地有關部門要麼是真沒法回答這些問題,要麼是事前並未認真准備相關材料。當然,答案很可能是前者。
何以如此?原因或在於,相關部門就是問題的制造者。比如ABS問題,固然國標沒有強制規定,但事實上,2003年愛麗舍進入中國之初,就連最低級別車型都配備了ABS系統。而且,ABS系統已經是大多數小汽車的標准配置。當地舍標配取減配,無論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相關部門都有失責之嫌。既然如此,他們也就隻有低頭念通稿的份兒了。
只是,出了這麼大的問題,武漢哪怕有半點敷衍了事之念,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公眾也不會答應。出租車運行涉及公眾安危,容不得絲毫馬虎。萬余輛出租車行駛在路上,一不小心卻成了“移動的炸彈”,任何人都為之捏把汗。倘若當地相關部門再不嚴肅對待,就不是簡單的失責,而是一種有意作惡行為,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謀財害命。
眼下亟待查清的是,這些出租車到底由哪個部門出面組織採購,車款都打到了哪裡,在採購過程中是否存在政府人員瀆職或以權謀私行為?鑒於武漢“縮水門”的輿論關注程度以及事態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僅由當地成立調查組,很可能會讓此事陷入“羅生門”,使原本並不復雜的問題變得扑朔迷離。期望更高層級的調查組或監管部門盡快介入,還原真相,堅決查究,並及時消除當地出租車存在的安全隱患。
武漢出租車“縮水門”還表明,政府管制並不是越多越好,反倒可能是越多越糟。國內出租車市場普遍存在准入門檻、價格限制等政府管控手段。為了謀生,出租車司機每月要繳份子錢,出租車公司也會向主管部門輸送利益。且不論這些管理手段的利弊,管制就意味著允許權力干預,而權力干預若不受制約,就難免走向權力尋租。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嚴格監督“監管者”,使其馴服於法律,使權力不被濫用。
由此,在盡快查清“縮水門”真相的同時,還有必要從制度入手,加緊理順出租車市場管理機制。在這方面,既要著眼於出租車行業特點,充分保障公眾安全舒適出行,還要建立協商機制,讓出租車從業人員順暢地反映問題、表達意見。武漢“縮水版”出租車運行多時,司機怨聲載道,何以等到央視曝光才獲得當地相關部門的被動回應?這也從一個側面反襯出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