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賈文:誣中國“搶飯碗”是美國政治負資產

2012年12月11日09:07    來源:環球時報    賈 文    字號:
摘要:美國大選已經結束,但貿易領域裡對中國的污名化卻已成為常態。

  本學期開學后,筆者接受了學校外事部門安排的一項教學任務,為來自美國的國際交流生講課。這些學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次與他們的閑聊中,一位同學開口便問我:“您認為中國對於美國的高失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我對於他的想法一點也不吃驚,不用他解釋,我馬上把美國大選中流行的“搶飯碗論”的內容敘述了一番,然后反問他是不是認為中國人搶了美國人的飯碗。不過,我並不想責怪這位同學。他的誤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令人眼花繚亂的競選宣傳,以及一些政客長期以來在貿易問題上不遺余力地污名化中國。

  其實,以“搶飯碗論”為核心的污名化運動,連美國學者也看不下去。今年10月,筆者有幸赴美參加了由美國傳統基金會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作為著名的保守派思想庫,傳統基金會長期持親共和黨的立場,它似乎應該幫羅姆尼說話。然而,在這場主題為進口、就業與經濟的研討會上,曾擔任美國駐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大使的特裡·米勒在開場白中就對羅姆尼“要打壓中國”的言論提出批評。中國問題專家史劍道明確將羅姆尼的言論歸結為拉票的需要,並開玩笑說這是大選中常用的“政治信息傳播藝術”。智庫專家與羅姆尼在核心價值觀上並無二致,為何兩者觀點卻有天壤之別?關鍵在於前者面對的是政策設計者和學界人士,沒有競選壓力﹔而后者為了競選,就是要用“血汗工廠”、“搶飯碗論”污名化中國來拉攏選民。

  美國大選已經結束,但貿易領域裡對中國的污名化卻已成為常態。美國人在熟練揮舞“反補貼”、“反傾銷”大棒的同時,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運用各種“帽子”對中國企業和市場進行污名化,盡最大可能地誘導美國消費者遠離中國商品。為了讓公眾深信不疑,一些政客和媒體不斷聲稱因為中國默認甚至鼓勵血汗工廠的存在,搶走美國人的飯碗。然而,對於美國企業在所謂的血汗工廠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近年來中國勞動力薪酬上升的情況,他們選擇了回避﹔深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淘寶網,美國人也給扣上“惡名市場”的大帽子,理由是有侵權和盜版產品通過該網銷售,而他們對美國國內網購平台同樣存在的盜版電子書泛濫現象,卻視而不見。

  經過課堂討論中對大量事實的分析,向我發問的那位同學不僅不再堅持“搶飯碗論”,而且把批駁這種論調作為自己的課程論文選題。可見,應對謊言,我們除了要充分利用雙邊和多邊貿易體制進行博弈外,還應選擇更恰當的方式去說服美國消費者。隻要更多的美國公眾了解了事實的真相,“搶飯碗論”自然就會在美國國內失去市場,將會由政治武器變為政治負資產。(作者是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