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艾原:領導不在,作風難改?

2013年01月09日08:10    來源:人民日報    艾  原    字號:
摘要:河南蘭考7名孤兒火災遇難事件發生已經5天,本報記者向民政部提出採訪申請,卻碰上了各種“踢皮球”,十幾通電話找不到負責領導。

  “領導生病了”、“領導關機了”、“領導負責,我不知道”……河南蘭考7名孤兒火災遇難事件發生已經5天,本報記者向民政部提出採訪申請,卻碰上了各種“踢皮球”,十幾通電話找不到負責領導。(報道見本報第六版)

  “上面決心大,下面不落實,改不了頑疾。”中央力倡改進作風,各地也都出了實招,但從昂貴的務虛會到千篇一律的官網回復,群眾也有擔心:改進會不會變成“一陣風”,吹一吹就走了,掉入“改過來又改回去”的周期律。

  的確,一些人不是照章辦事,而是照“長”辦事,難免形成阻礙政令下達的“腸梗阻”。沒有明確指示的事先看一看,上頭可能為難的事先擋一擋,成為很多人辦事的潛規則。這種常年積累的慣性和文化本身,正是最應該轉的作風。

  從記者“找不到領導”的遭遇也可以看出,公眾對作風建設周期律的疑惑,來自於“人治”判斷:再好的政策,也得要人來好好執行。轉作風不是簡單的頂層制度,也不是空洞地喊喊口號,在具體執行中,會遇到官場習慣、社會風氣、傳統積習等種種阻礙。僅僅停留在管住“吃點喝點拿點花點”的層次上,肯定不夠,而是需要寫一篇思想改進的大文章。

  “領導不在”,也提出了更多改作風的難題:上下級關系總是存在,如何在考察、匯報、接待中避免被互相“綁架”?潛規則積習難改,如何避免掉入“法不責眾”的困局?傳統禮儀文化濡染,如何劃清奢侈浪費和正常消費的標准和界限?推動作風轉變不僅是思想問題,也是技術問題,需要思考制度化的設計。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