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東南亞政治的專家郭繼光近日在一份有關中國地區安全環境的報告裡寫道:一些國家的百姓對中國不滿,這種感覺正日益強烈﹔他們對中國在自己國家所扮演的角色感到不開心,如果我們忽視當地民眾的看法,長遠來看我們將付出沉重代價,這為中國的外交政策敲響了警鐘。 |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月14日文章,原題:鄰國對中國愈發心懷警惕 緬甸和很多亞洲國家對中國這位巨鄰與日俱增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懷有越來越多的不滿。鄰國對中國從商業到地緣政治等各個領域均充滿擔憂。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東南亞政治的專家郭繼光近日在一份有關中國地區安全環境的報告裡寫道:一些國家的百姓對中國不滿,這種感覺正日益強烈﹔他們對中國在自己國家所扮演的角色感到不開心,如果我們忽視當地民眾的看法,長遠來看我們將付出沉重代價,這為中國的外交政策敲響了警鐘。
中國本打算在海外獲得更多資源、贏得更多尊重和更多盟友,但反華情緒加大了中國在這方面努力的難度,某種程度上說中國已經付出了代價。
幾個亞洲國家對中國出現的負面反應,似乎揭示出北京10年來在周邊外交政策方面的局限性。在越南,因與中國的領土糾紛而爆發了多次抗議示威,抗議者喊出了“打倒中國”的口號﹔在柬埔寨,一些當地人指責中國企業出於農業投資的目的強迫本地村民離開自己的土地﹔在蒙古,最近頒布的一項外國投資法要求外國的國有企業在收購該國大多數種類的自然資源資產前都需獲得特別的批准﹔在日本,去年11月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稱自己對中國感覺友善的居民比例下降到18%,為34年來的最低水平﹔菲律賓也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該國一項調查發現,對中國不信任的民眾比例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該項調查以來最高的﹔不久前,韓國和印尼的大多數人都表示擔心中國軍力的崛起。
緬甸與中國關系的轉變更在現實上說明了這一問題的存在。中國曾經是緬甸最親密的盟友之一,然而,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這樁利益聯姻已經開始解體。緬甸總統吳登盛叫停了一座由中國投資的大壩的建設,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是兩國緊張關系的頂點。在曼德勒,對中國的敵意不斷發酵。一位從業多年的房地產經紀估計,中國人已經攫取了曼德勒70%的房產。
長期以來,緬甸對中國的依賴一直使緬甸政府在實施一些可能令中國不快的政策方面顯得縮手縮腳,比如打擊控制邊境地區領土的少數民族武裝。2009年緬甸發動的一次打擊行動使這一問題暴露出來。政府與果敢族(Kokang)的沖突出現失控,導致數萬名果敢族人逃到中國,給中國政府制造了難民和安全問題。中國官員罕見地責難緬甸說,希望緬甸能更好地解決其國內問題。分析人士說,在表象之下,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更加嚴重。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的訪問學者孫雲最近在一篇關於緬甸的文章中寫道,中國有意忽視緬甸公眾對中國項目的反對和民間的反華情緒,中國認為緬甸無法承擔與中國疏遠造成的后果。她寫道,現在,隨著緬甸政府利用西方的投入來改革本國經濟體制,中國面臨與西方企業在緬甸的競爭急劇增加的可能性,緬甸政府還有可能出台對華不友好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