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新京報:對政協委員“履職打分”可行嗎

2013年01月22日09:56    來源:新京報    社論    字號:
摘要:政協委員“戴帽”不做事,確實不該容忍,但這一現象的治理,不能舍本逐末,一味加強管理約束,而應追根溯源,改革不合理的體制機制。實際上,有些政協委員之所以缺席會議、調研等活動,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並無參政議論的時間、興趣和必備素質。

  政協委員“戴帽”不做事不該容忍,但這一現象的治理,不能舍本逐末,一味加強管理,而應追根溯源,進行政協改革。

  廣州市政協2012年試行《政協廣州市委員會委員履職量化綜合評價辦法》。日前,廣州市政協首次公布履職量化結果,並在市政協網公布7個專委會得分前5名的政協常委和委員名單,排名居末的將由專委會領導約請談話(據新華社)。

  對政協委員“履職打分”,本意是改變一些政協委員尸位素餐、履職不力的現狀。不過,這種量化的考核制度,如果用在企業和機關單位的管理上,倒無可厚非,但用在對參政議政的政協委員身上並不可行。

  按照“履職打分”規定,隻要參會、調研、撰寫報告、提交提案等,均可得分,而不論參會、調研是否盡責,也不論考察報告、提案質量如何,顯然,這樣的打分很容易走形式。參會可加分,可人到心不到,底下瞌睡玩手機,這種履職有什麼意義?提案可加分,隨便糊弄一個提案,或者在別人提案上簽個名,這種履職到位嗎?

  委員規規矩矩參加政協活動,並不意味著他一定優秀,獲得民意的認可。例如,那位因和政府部門“較勁”而知名的廣東政協委員孟浩,曾為擇校費一事勇闖廣州市教育局大門,平日熱衷於公益維權,而他的所為,若按“履職打分”制度,卻得不到任何加分,可是,在民眾的心目中,他絕對是優秀的政協委員。

  政協委員“戴帽”不做事,確實不該容忍,但這一現象的治理,不能舍本逐末,一味加強管理約束,而應追根溯源,改革不合理的體制機制。

  實際上,有些政協委員之所以缺席會議、調研等活動,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並無參政議論的時間、興趣和必備素質。對此,亟須改變政協委員的產生機制,讓能者上。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那麼,政協委員的產生過程中能否更多地加入一些民意因素?2010年,深圳市嘗試通過選舉產生市部分政協委員人選,這一嘗試當進一步推廣。

  一些委員怠於履職,還有一個原因,則是一些會議、調研活動形式死板,一些建議、提案提交上去后,相關部門虛與委蛇,甚至不加理會。因此,作為政協委員,感受不到履職的充實感和成就感,從而態度消極。

  解決以上問題,需要改革會議模式和建議、提案的辦理機制。時下提倡改文風會風,在此方面,政協其實大有可為,例如,改革會議程序,少一些領導講話,多一些自由觀點的交鋒﹔針對一些焦點民生和改革問題,開一些專題討論會﹔讓政府官員和委員面對面,就提案辦理問題展開交鋒。這樣開起會來,無疑更精彩,更有吸引力,如此,何愁政協委員不來參會。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深入進行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這對政協會議的改革,指出了一個方向。

  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協都在嚴肅會議紀律,管理約束政協委員上屢出嚴規,但這種強化管理,難以徹底奏效。惟有通過改革,才能根治有些政協委員怠於履職的問題,喚醒他們“我要履職”的熱情和責任感。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