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會說,這種幾百人、上千人的大會,本來就不是決策的適當方式,這就注定了它隻能是走過場。如果真是走過場,大家又強調節約、一切從簡,還不如干脆不開會算了。 |
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從簡風”來得挺猛。北京市兩會是“減菜品、減材料、減發言”,其他地方也大致如此。另一項“從簡”做法就是“盡可能壓縮會期”,比如武漢、廈門等地的“兩會”是4天,哈爾濱是3天,廣東肇慶居然短到隻有1天半,媒體謂之“新風扑面”雲雲。
公眾給短會列出的第一個好處就是節約經費,比如,武漢兩會縮短使得經費減30%。這種節約功效可能是真的,但會期過短,會議法定的各項議程能否有足夠時間展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又能否認真履行人民托付的職責?三四天會期,去除一個開幕會一個閉幕會,時間所剩無幾﹔如果會期隻有1天半,代表委員基本上沒時間提案、建言獻策、監督政府了。
按照憲法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法律規定,人大會議是議決大事的地方,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的職權有15項之多,比如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批准預決算、審議“兩院”報告、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事項、選舉政府領導人和上一級人大代表等。責任這麼重,任務這麼多,要在三四天內把“活”干完干好,可不輕鬆。
在短短三四天內,要聽政府工作報告、“兩院”工作報告,要審查預決算,都得開會,還要分組討論。時下正在開的某些地方“兩會”還屬於換屆會議,不僅要改選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協主席,而且還要選舉政府領導。每一項議程,無論是聽、讀、審還是發言、投票,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保証。議程一多,會期一短,會議難免就成了走過場,人大代表實現選民托付也成了行禮如儀,有名無實。
僅以人大代表審查、批准政府預決算為例:中央連續多年推動各級預算公開,不僅公開政府總預算,而且公開各部門預算,目的在於方便民眾、人大代表等進行監督。預算公開之后,暴露出很多問題,而要解決問題,人大代表加強預算審查至為關鍵。批不批准預算是人大代表在人大會議上投票作出的決定,所以要把關預算,隻能是加強人大會議的預算審查程序,但現在人大會議議程一大堆,全部時間三四天,人大代表審查預算能認真、細致得起來嗎?
有人會說,這種幾百人、上千人的大會,本來就不是決策的適當方式,這就注定了它隻能是走過場。如果真是走過場,大家又強調節約、一切從簡,還不如干脆不開會算了。既然要開會,就要從會議時間、經費上給予足夠保障,以保証人大代表能夠認真履行職責,不負人民重托。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每年的大會馬虎不得,應當從法律上規定,人大會議不得少於多少天,必要的話可以規定一個會期區間。環顧世界,各國民意機關的會期都是法定的,有基本會期,還有特別國會、臨時國會。壓縮會期,雖然可以向大家報告節約了多少經費,但也証明會議之可有可無,正好坐實了指其“橡皮圖章”的攻擊。
當然,開會不是目的,讓人民代表行使權力才是目的,大會要取得實質性成果。比如,人大代表加大對預算的審查力度,砍掉“三公”經費一小塊,效果大概就是“兩會”節約的百倍千倍了。向人民報告這樣的大會成果,比壓縮會期節約經費要實在得多,也是人民真正想聽到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