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劉俊:朝鮮核試驗對丹東人生活影響如何

2013年02月17日09:27    來源:海外網    劉俊    字號:
摘要:2009年5月25日,朝鮮搞了第二次核試驗,之后奔赴毗鄰朝鮮的中國城市丹東,從鄰居的視角試圖讀懂這個謎一樣的國度。

2009年5月25日,朝鮮搞了第二次核試驗,之后奔赴毗鄰朝鮮的中國城市丹東,從鄰居的視角試圖讀懂這個謎一樣的國度。四年后的今天,同樣的戲碼,丹東人民還會一樣淡定嗎?朝鮮不顧老大哥面子三番五次搞小動作,又有哪些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此刻,這篇舊文或許可以解讀一二。

5月25日下午,28歲的導游王敏(化名)接到老公從丹東邊防站打來的電話:“老婆,端午節我不能陪你了,朝鮮又核試驗了,全團的人都不讓休息。”王敏的心一下子揪到了嗓子眼。

朝鮮的核試驗,對絕大部分中國人而言是一個可以品評的國際新聞,而在丹東人看來,更接近一個本地新聞。

王敏不僅擔心丈夫的安全,還有自己的飯碗。核試驗后,赴朝的游客減少了。

82歲的王萬經沒那麼緊張,這個參加過朝鮮戰爭的老兵,對鴨綠江那邊的國家有更復雜的感情。

甜蜜時光

1951年2月的一個寒夜,24歲的華東第三野戰團汽車二團士兵王萬經從丹東北端一座浮橋上渡過鴨綠江。其時,這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戰已經打響半年。

在丹東短暫停留期間,他看到的街頭一片淒涼。“那時候的鴨綠江沿岸,還不像現在這樣高樓林立,而是一排破舊的茅草房和瓦房”。與丹東隔江相望的朝鮮第二大城市新義州已被“聯合國軍”夷為平地。

在朝鮮,王萬經一共待了5年半,其中有4年留守在一個叫梧山裡的地方。即便到今天憶起當年,他仍覺無比溫存。“阿爸吉(朝文:父親的意思)都去前線打仗了,我們和阿媽妮(朝文:母親的意思)住在一起。看到阿媽妮,我就會想起自己的母親。”王萬經說,阿媽妮把他們當成親兒子一樣。“逢年過節,阿媽妮都會做糯米打糕給我們吃。但軍隊有規定,不能吃朝鮮老百姓的東西,可阿媽妮說,不吃就是看不起我。后來,上面發話了,我們才敢吃。”

1954年元旦,戰爭已經結束,為盡快恢復丹東的電力,18歲的丹東市電業局職工王景昌和幾名工友被派往新義州的水豐發電站,拉電線到丹東。

從那時至今,如同鴨綠江一樣,鴨綠江上的水電站也屬兩國共有。中午,朝方工作人員請他們這幫外國人吃了頓豐盛的午餐。“雞蛋、雞湯、大米飯,而且都用銅碗盛。”王景昌回憶,菜太多,他們吃不下,就送給朝鮮老百姓吃,老百姓不停地給他們鞠躬致謝。

這樣的優待出乎王景昌的預料。偽滿時期,王景昌的父親白天去新義州做苦力,在那裡,日本人是一等國民,朝鮮人是二等國民,中國人是三等國民。那會,丹東還叫安東,在清朝末年,這裡只是一個邊陲小鎮。中日甲午戰敗后,日本人大舉進入東北,安東成為日本侵華的橋頭堡。1965年更名丹東,意為紅色東方之城。

1956年,士兵王萬經退伍后留在了丹東,在丹東人民銀行工作。雖然和阿媽妮斷了聯系,但他對朝鮮的關心卻從未間斷。隻要跟朝鮮有關的新聞,王萬經都會特別留意,“有一段時間,金日成不露面,我就想,金日成怎麼了。”

對於朝鮮,丹東的中年人都有些復雜的情感,他們不僅在小學歷史課本上能讀到,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能親身感受到阿媽妮的疼愛。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年人回憶,七八歲的時候,他和小伙伴到鴨綠江裡游泳,阿媽妮在江中採沙,他們可以隨便爬到船上玩,臨走,阿瑪妮都硬塞給他們一些蜆子。“她們的男人和兒子大多在戰爭中死去,看到我們就特別高興。”他說。

那是最美好的時光。

向左走,向右走

在丹東虎山長城,有一個叫“一步跨”的地方,意即最窄的鴨綠江隻有一步寬。

目光所及,中國一側看不到任何鐵絲網、士兵,而對岸卻鐵絲密布,隔100米就有一個哨所,士兵均荷槍實彈。

“文革”期間,中朝關系一度陷入低谷。丹東中斷了與朝鮮的一切來往不說,還成為雙方叫板的前沿陣地。

曾到朝鮮拉電線的王景昌記得,白天,雙方的高音喇叭在鴨綠江兩岸互罵對方“變修”。晚上,他參加單位的工宣隊去江邊站崗,防止對面有人偷渡過來。

偷渡的原因很簡單:缺糧。改革開放前,丹東跟朝鮮一樣都是計劃經濟。在丹東,配給經濟導致每人每月隻能分到半斤豬油、三兩豆油、29斤大米。但即便如此,日子過得也比朝鮮強。

與丹東隔江的新義州,糧食問題一直難以解決。

直到1981年,中朝貿易恢復正常,新義州缺糧的狀況才有所改觀。那時候,新義州用大米向丹東換玉米填補糧食缺口,朝鮮邊防士兵向過江的中國人要香煙、糖果,都很常見。

1992年,中韓建交,王萬經也不意外。其時,丹東人早已跨越了姓資姓社、敵我矛盾這一意識形態的樊籬,致富才是他們最大的願望。

當時在丹東,個體戶不斷涌現,23歲的丹東化學廠勞服公司職員劉慶辭掉了工作,擺起了水果攤,經過十幾年的打拼,如今她已是一名資產逾5億的邊貿商人。朝鮮卻仍視個體經濟為洪水猛獸,一直堅持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在農村則實行公社制度,下地勞動都要插一個小紅旗。

30年裡,丹東高樓不斷拔起,王萬經卻隻看到對面多了兩層小樓。那個曾經幫助過的兄弟,如今卻活得如此貧窮閉塞,他心裡很不是滋味。2002年,他去新義州旅游,限制很多,有兩位朝鮮導游跟著,隻能在指定地點參觀,不能跟老百姓接觸。臨走前,他們被安排參觀一家幼兒園小朋友表演,演完,他們給小朋友送上鉛筆,小朋友鞠躬致謝。

王說,他和老伴現在住著100多平米的商品房,而在朝鮮,據說是將軍才有的待遇。

朝鮮全靠天吃飯,凡是能種地的地方都種上了,一發洪水,就會顆粒無收。1995年,鴨綠江發大水,丹東這邊有防洪壩,不是很要緊,但新義州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因為沒有堤壩,那邊隻看到幾個樹尖露出水面。”王敏回憶說。

新義州的防洪壩至今都沒修起來。

作為導游,王敏常常往返中朝。每次,她都會囑咐游客多帶點吃的東西,走的時候,可以留給朝鮮導游或是賓館服務生。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