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外,“外包項目”,利用國內科研院所既有研發人才節約項目成本,也成為海歸專家解決人才問題的選擇。 |
首先要說明的是,“育本土才 助海歸力”並不是意味著貶低本土人才的價值。二者相加,效果更為彰顯。
在日前結束的浙江省兩會上,“培養助力海歸專家的本土專業人才”成為關注的焦點。
追根溯源,國內高校是本土人才的搖籃。海歸專家帶回國內的大多是一些國際前沿的技術,國內院校注重通用理論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顯然不能滿足其對對口專業人才的需求。海歸創業、研發所依托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負擔了“專門人才”的培養成本。
面對本土人才現狀,借力高校,按照技術研發需求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做好與海歸專家相配套的專業人才的引導、培養工作,有利於縮短人才培養周期、降低人才培養成本,也有利於助力海歸專家盡早將專利與創新轉化成產能。
此外,“外包項目”,利用國內科研院所既有研發人才節約項目成本,也成為海歸專家解決人才問題的選擇。
當然,選擇是雙向的,吸引優秀人才關注海歸創新、科研團隊的發展需要考慮到薪金與福利的影響。讓渡項目股權、調整資金分配比例,也逐漸成為招才、留才,助力海歸實現價值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