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朱永杰:應當竭力避免城鎮化的“苦和痛”

2013年03月11日08:15    來源:湖南紅網    朱永杰    字號:
摘要:風險何止一二?“苦”和“痛”又何止一二?

全國大約670個城市,有近2萬個鎮。我國小城鎮人口佔比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27%,下降到目前的20.7%。推進城鎮化,許多地方更青睞大城市。“攤大餅”的城鎮化建設似乎是經濟的,但難以持續。造成的結果是,大城市“城市病”凸顯,小城鎮缺少吸引力。如此惡性循環,與城鎮化協調發展的方向南轅北轍。(3月10日《人民日報》)

春節回老家,不斷聽說村裡已經不允許再蓋新房,戶口也早已“凍結”,隻許出不許進,一派“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肅殺景象。原因是,村子要合並搬遷,村民要住高樓,不能養雞養豬了,也要離開農具了,要過城裡人的生活。雖然,一眼望去,近年來建起的為數眾多的獨家小院,即將在城鎮化大潮中灰飛煙滅。大家也似乎都心知肚明,這個城鎮化首先要毀掉一筆相當驚人的財富。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城鎮化的大餅似乎很好吃,大家都眼巴巴地期望著,成了城裡人,自然就可以享福了,有就業,有住房,有保障,還有學上,人生不就這點事嗎?都有了,就是在享福嘛。

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住進了樓房,就能有活兒干、有保障、有學上嗎?這是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的。就我們的耳目所及之處,不難發現,城鎮化的誤區何止一二?風險何止一二?“苦”和“痛”又何止一二?

有的地方拆並村庄,搞“造城運動”﹔有的地方大拆大建,搞“房地產化”﹔有的地方不惜平墳“生產”土地。所有目的就是過度依賴土地財政,以地生財,不惜採取行政手段征用農地,迫使農民上樓,導致土地快速非農化,農民被邊緣化。在很多農民新村會發現,新村仍然是空村,年輕人外出打工,新村仍然是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許多社會問題依然沒解決,不符合農民意願。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因為中央的要求是“不提倡、不鼓勵在城鎮規劃區以外拆並村庄”。

顯然,有城無市的城鎮化是危險的,有速度無質量的城鎮化也是危險的。農民沒有富起來,農民本身生活就不幸福,農村並沒有變成美麗的田園,這個時候,企圖通過城鎮化就想讓農民一步登天,過上天堂般的幸福生活,這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通的,也會是根本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長期以來,我們總認為先有城后有市,先造城,后造市,牽著牛鼻子,自然就有好日子。豈不知,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因為自古以來,應該是先有市再有城,城隨市走,先有學校、醫院、購物中心、銀行等宜居的因素,先有梧桐樹,自然就有成群結隊的人從四面八方趕過來,入住定居,創造並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

連日來,兩會代表、委員圍繞新型城鎮化反映說,“城鎮化不只是建廣場、‘種房子’”,“沒有產業基礎,我們建起的只是‘空城’”,“城鎮化要能支撐起安居夢、創業夢、市民夢”……全國政協委員、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認為,人的城鎮化、農民的市民化是城鎮化的核心,權益保障和產業支撐是其最重要的兩個支點。如果農民進了城,卻是難就業、難落戶、難上學,這樣的城鎮化只是“夾生飯”。

進城,是無數農民的夢想。城鎮化,是中國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展潛力所在。筆者祝願故鄉能夠逃脫當下千城一面的城鎮化“魔掌”,能夠在青山綠水中讓孩子在家門口讀書,能夠在醫保和社保的庇護中讓幸福指數一年一個台階,然后才是自己選擇上樓不上樓,進城不進城,這才是城鎮化美好的願景。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