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任海平:大部制不能陷入改革怪圈

2013年03月11日08:53    來源:海外網    任海平    字號:
摘要:若單純為了從部門數量上向歐美小政府看齊,就簡單將權力橫向轉移拼接,將部門重新拆分組合,那樣的結果隻能是邯鄲學步,陷入“權力橫向轉移”陷阱。大部制是行政體制改革的方向,其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政府職能的轉變。革新體制、創新職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3月10日,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公布於眾,不僅打出了一套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同步進行的“組合拳”,還特別強調,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

回顧2008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以機構調整為主基調,涉及到的政府部門15個,減少了正部級機構4個,大刀闊斧,讓人印象深刻。此次改革,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副部級機構增減相抵數量不變,表面看來,機構調整力度似乎並未達到社會預期。

然而,事實上,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力度不可謂不大,這主要體現在職能轉變方面。包括:五個“減少”,即減少投資審批事項、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專項轉移支付和收費、部門職責交叉和分散﹔兩個“改革”,即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和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三個“加強”,即加強宏觀管理、基礎性制度建設和依法行政。鮮明的“加減法”,既彰顯出打造服務型政府的堅定決心,也顯露出放權地方、還權市場、賦權社會的自我割肉的改革勇氣。

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著力點從機構精簡轉向職能的轉變,主要源自對大部制改革認識上的更加深入。政府部門間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政出多門、人浮於事的問題,已是多年痼疾。若單純為了從部門數量上向歐美小政府看齊,就簡單將權力橫向轉移拼接,將部門重新拆分組合,那樣的結果隻能是邯鄲學步,陷入“權力橫向轉移”陷阱,那樣組建出的部門可能會是一個個權力過於集中、不受約束的“獨立王國”。如果囫圇吞棗地進行大部制改革,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內設機構缺少整合,形成大而不合、山頭林立的局面。

大部制是行政體制改革的方向,其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政府職能的轉變。如果轉得慢、轉得差、轉成一陣風,會造成嚴重影響,不僅使機構改革前功盡廢,重回“改革—膨脹”怪圈,更可能滯后整個改革進程,拖累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組織發育。

由此觀之,政府職能的轉變,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硬仗。該管的管住管好、不該管的不管不干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革新體制、創新職能,官員是主角,但往往也是阻力。權力削減,將手中的權力下放到地方、外移給企業和社會組織,無異於自己拿刀割自己的肉,執行起來難免有人會打折﹔官隨權走,換換牌子、挪挪位子容易,落實責任、恪盡職守卻難﹔利隨權增,權減利消,難保既得利益官員會從中阻撓……轉變政府職能要想不淪為一陣風,不要改過去又彈回來,就必須入腦入心,久久為功,更要制度約束,成效問責。

可以說,處在轉變職能過程中的政府,如同正在脫殼的金蟬、正欲出世的胎兒,脫殼、出世考驗的是自我革新的決心和勇氣,而順利度過襁褓期和虛弱期,則需要更大的毅力和動力。這種毅力和動力來自新一屆中央領導“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改革決心,更來自期待改革深入、呼喚服務型政府的廣大老百姓!打好打勝這場仗,政府才會“痛痛快快給辦事”,才能贏得老百姓的滿堂喝彩。

(作者為海外網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