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世界知識:朝鮮對美一直會“硬”下去嗎?

2013年03月13日10:41    來源:海外網    世界知識    字號:
摘要:朝鮮連出狠招,到底想干什麼?答案很明顯。一是保住國家安全,二是以核導為議題,吸引美國重回談判桌,真正實現美朝關系正常化。

金正恩執政上台后,在核導問題上採取了超強硬姿態,對美國的喊話調門越來越高亢。但是,回顧朝核問題發展歷程,朝美外交呈現出一種“反比效應”。朝鮮刺激美國的手段越狠,其與美國談判的可能性反而越低。

近二十多年來,朝鮮的神秘、不可預測性、冒險性進入常態化。

就在朝鮮第三次核試余波未了,關於朝鮮的爆炸性新聞接踵而至:2月26日,金正恩邀請美國全國籃球協會(NBA)球星羅德曼訪朝四天,竭盡上賓之待遇﹔3月5日,朝軍最高司令部發言人宣布朝鮮停戰協定作廢,並全面中止朝軍板門店代表部的活動﹔面對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問題的第2094號決議,3月8日朝發表聲明,宣布《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完全無效,並關閉朝韓板門店聯絡渠道,並將核國家地位永久固化﹔針對美韓3月11日“關鍵決斷”軍演,朝鮮最高司令部發言人宣布,將從11日起摒棄《朝鮮停戰協定》以及宣布廢除朝韓互不侵犯協定。

朝鮮連出狠招,到底想干什麼?

答案很明顯。一是保住國家安全,二是以核導為議題,吸引美國重回談判桌,真正實現美朝關系正常化。

金正恩執政后的一段時間裡,朝美緩和關系的“窗口期”一直存在。這是多重因素疊加所致,例如,美國大選年、朝鮮新領導人新氣象、韓國新領導人可能提出的對朝和解政策,等等。可惜朝鮮沒有把握住這麼好的機遇,接連的衛星發射和核試驗,讓原本有一絲新希望的朝鮮對外關系完全陷入了僵局。

在此,想先探討一下國際政治學一直以來探討的問題:為什麼國家原本可以維持和平,卻走向了戰爭?為什麼國家原本可以合作,卻選擇了沖突?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羅伯特·杰維斯看來,在尋找戰爭和沖突原因時,除了國際體系和國家體制兩個變量外,特別提出要研究“決策者個人的認知心理”。

他在其經典著作《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一書中指出:“一旦政治家已經具有對另一個國家的某種認識,他就會保持這一認識,即使出現大量與其認識不相符的信息,他仍然很難改變原來的認識。”所以,對於當前的朝鮮,恐怕要對“決策者的個人心理”作出深度研究並施加影響。

金正恩執政上台后,在核導問題上採取了超強硬姿態,與其祖、父輩一脈相承,而且“亮核”手法越來越直白,對美國的喊話調門越來越高亢。但是,回顧朝鮮核問題發展歷程,朝美外交呈現出一種“反比效應”。朝鮮刺激美國的手段越狠,其與美國談判的可能性反而越低。

金日成時代,朝核問題第一次浮出水面。美朝直接博弈,終於達成了《朝美核框架協議》。這一協議的達成,關鍵還是朝美都抱著解決問題的期待去談。金正日時代,第二次朝核危機爆發,在中國的積極斡旋下,開啟了六方會談。不過,會談談談停停,其間,朝鮮進行了多次核導試驗,有關方對朝鮮的信賴度一直走低。因此,會談雖達成了一些協議,但在朝鮮無核化問題上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各方在核談判問題上的來回折沖,讓人們已經習慣用另類的眼光來打量朝鮮,朝鮮也不斷用另類的行動來固化自身的對外形象,証明著自己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朝美對話的大門很難開啟。

大家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朝鮮到底會走向哪一步?筆者在此隻能提供一個朝鮮不應該走上哪條路的參考答案。

金正日生前特別欣賞這麼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宇宙。”筆者認為,這個支點,如果是核武器,那就是朝鮮民族的最大悲劇。

(注:本文轉載自“世界知識--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知竟、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