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驗教訓表明,大到一個國家、民族,小到一個家庭、個人,如果沒有一種長遠的眼光,沒有一股子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沒有一種高尚的追求,僅僅沉迷於追逐財富,滿足於感官享受,就很難走得遠。勤儉節約不僅是持家寶,也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壓艙石”。 |
從辦公電子化到駐地餐廳的“光盤行動”,從“以法治奢”的建議到對文明生活方式的呼吁,今年兩會上,“反對浪費、厲行節約”成為代表委員們的普遍關注。一股勤儉之風勁吹,讓這個春天格外清新。
反浪費不隻在兩會。目前,我們的社會正在進行一場崇尚節儉的全民行動。這固然令人振奮,但是,正如不少代表委員在討論中指出的,節儉新風不能成為“過巷之風”,關鍵是從“病象”裡找准“病根”,改變浪費行為背后的奢靡習氣、浮華心態。
如果說“桌上剩的比嘴裡的多”是看得見的浪費,那麼從思想觀念到社會風氣的“看不見的浪費”更值得警惕。公務接待以高檔為標准,社會交往中的面子觀念、攀比之風,網上不時出現炫富者,“高富帥”“白富美”的擇偶標准被過度放大……透過這些不良現象,可以發現物欲侵蝕、奢風熏染的根子,在於價值觀的扭曲。
“過去窮怕了,現在有錢了,又窮大方了。”全國人大代表朱國萍的感慨,道出了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改革開放30多年,物質日益豐盈,國力日趨強盛。大家普遍感到生活比以前好了,胸膛挺高了,腰板也直了。然而,在享受經濟富足帶來的自信和尊嚴的同時,倘若沒有科學、道德、文化等滋養心靈,就容易生長出浮躁、淺薄、功利等繁蕪雜草,讓奢侈浮靡之風找到市場。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戰國策》載,齊宣王時,首都臨淄“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而后風氣蔓延全國,“眾庶百姓,皆以貪利爭奪為俗”,乃至“不修守戰之備”,待到秦國攻城之時,軍民皆隻有束手降敵。古人雲“奢靡之始,危亡之漸”,奢靡之風還不只是浪費金錢和資源,更損害民風政風,危害巨大。
再回過頭來看,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國家發展的良好態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在於我們堅持不懈地艱苦奮斗、勤儉創業。3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一點一滴地干、一分一毫地攢、一磚一瓦地建、一步一個腳印地改善,這才甩掉了“溫飽不足”的帽子,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踏上了建成全面小康的新征程。就連國外觀察家們,在分析“中國奇跡”何以可能的時候,也常常在制度因素之外,紛紛感嘆“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奮的人”。
經驗教訓表明,大到一個國家、民族,小到一個家庭、個人,如果沒有一種長遠的眼光,沒有一股子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沒有一種高尚的追求,僅僅沉迷於追逐財富,滿足於感官享受,就很難走得遠。勤儉節約不僅是持家寶,也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壓艙石”。
1936年,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來到延安。在這裡,他看到一種別樣的生活方式:毛澤東住在十分簡陋的窯洞裡,周恩來睡在土炕上,彭德懷穿著用繳獲的降落傘做成的背心……從共產黨人極其簡朴的生活中,斯諾發現了一種偉大的力量,他稱之為“興國之光”。今天,從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到創造更美好生活,都更加需要我們用勤儉的孵化器滋養心神,用實干的“興國之光”照亮前路。(簡滿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