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王義桅:每個人都是“中國夢”的使者

2013年03月22日08:4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摘要:目標的變化,也帶來思路的轉變。長期以來,我們基於國內傳統,將外宣作為公共外交的主要手段。外宣是單方面的舉措,是國內政治的國際化。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中國公共外交日益放下身段,深入民間,充分挖掘新媒體在互動建構中的獨特作用,強調與國內外民眾平等地溝通對話。

  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公共外交使者。中國新公共外交,當下首要任務就是講好中國夢,讓國外公眾認同“中國夢會讓世界更美好”

  兩會閉幕,走好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成為中國傳遞給世界的鮮明信息,“中國夢”也再次成為世界輿論閱讀中國的重要關鍵詞。

  中國崛起,是唯一未被西方殖民的文明型國家崛起,是既要復興古老文明,又要實踐社會主義的崛起。故此,各種來自西方的“中國威脅論”粉墨登場。怎樣以國際語言闡釋“中國夢”,讓外國政府和民眾對中國訴求、中國期盼暢然釋懷,是中國公共外交的新使命、新主題,這恰恰也需要中國公共外交加快調整腳步。

  當今世界,公共外交的主體與客體都在發生變化。以前的公共外交是政府主導行為,但現在政府的色彩日益淡化,社會的角色日益加重。以前是把國內民眾對外交政策的理解與支持作為重點,近年來,國外民眾逐漸成為中國公共外交的主要對象。不僅如此,國內民眾日益從公共外交的客體向主體轉變,每一個中國人都成為公共外交使者。中國新公共外交,我覺得當下首要任務就是講好中國夢,讓國外公眾認同“中國夢會讓世界更美好”。中國新公共外交應充分發揮中國人的正能量。

  公共外交的宗旨也在發生變化。過去,中國對外較多強調自身特色,提倡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以2011年9月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為標志,中國開始強調人類共同價值,而非一味強調特色與不同。十八大報告再次延續了這一思路。中國新公共外交旨在折射世界多元性而求得廣泛國際認同,讓世界各國從中國的成功中找到自己的因素,從中國的包容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增強其對中國的認同感,將“中國威脅論”轉化為“中國機遇論”。中國新公共外交的實質是,中國夢,不僅不排斥他國夢,還是世界夢。

  目標的變化,也帶來思路的轉變。長期以來,我們基於國內傳統,將外宣作為公共外交的主要手段。外宣是單方面的舉措,是國內政治的國際化。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中國公共外交日益放下身段,深入民間,充分挖掘新媒體在互動建構中的獨特作用,強調與國內外民眾平等地溝通對話。正是認識到公共外交並非主體的單方面宣示,而是主客體互動建構過程,新公共外交提倡反客為主,主動配合國內外民眾理解中國政策、認識中國國情、了解中國訴求,而非一門心思去設法影響對方。中國新公共外交,是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共同繪制人類美好生活的互動建構過程,是中國夢與世界夢的交融。

  思路的轉變,也意味著姿態的調整。如今,國際社會對中國最大的擔心是中國如何運用不斷增強的實力,公共外交的重任也就日益趨向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表明中國並非另類。要從回答“我不是什麼”、“我不做什麼”,向講述“我是什麼”、“我要什麼”轉變,向國際社會展示國家內涵,而非如何為之。中國闡釋、中國訴求、中國期盼,凝聚成一個詞就是“中國夢”,這個夢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復興,也是中國同世界關系的重構,這將使億萬中國百姓從中普遍受益。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超越中國發展層面,著眼於發展之后的中國選擇。這種選擇,讓中國有了更強勁的精神動力,讓世界明了中國的追求。這,就是中國夢的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

  (作者王義桅為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