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新媒:中國對朝鮮必須旗幟鮮明

2013年03月28日16:34    來源:聯合早報網        字號:
摘要:在國際孤立,經濟危機和安全憂慮的三重壓力下,傾向改革的“新政”很快便偃旗息鼓,被更“強硬”的立場所取代。“核訛詐”的老伎倆便成了鞏固政權、穩定國內局勢的唯一手段。金氏政權接連不斷地挑舋行為,加劇了地區局勢動蕩和不穩定性,從而危害了中國謀求“和平發展”的根本利益。

海外網3月28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今日發表評論文章,認為中國對朝鮮立場已經開始改變。希望朝鮮理解中國良苦用心,早日回到談判解決問題的軌道上來。

文章部分內容摘編如下:

3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5比0的投票結果,一致通過針對朝鮮十分嚴厲的制裁決議。具體措施包括:要求聯合國成員國對朝執行“封金令”,拒絕為金氏政權提供金融服務,凍結其海外賬戶﹔要求加強對朝國際活動的監視和控制,限制其外交機構和人員的活動﹔要求對朝全面禁運,包括珠寶、游艇、高級轎車等在內的奢侈品,同時對進出朝鮮的飛機和船隻進行“強制”檢查,嚴防朝鮮輸出有害世界和平物資,卡死朝鮮對外經濟交流的管道。最后,決議明確指出:“如朝鮮再次進行發射或核試驗,將會採取重要行動”,所謂“重要行動”,應該包括軍事打擊的選項。

顯然,這一決議的目的,是要在從經濟、政治、外交上對朝鮮進行全方位封鎖,最大限度地限制其國際活動空間。並且,決議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其打擊對象是以金氏家族為首的權貴階層,讓他們真正地感受到痛苦。事實上,中美曾在2006年至2007年間相互配合,對朝實施“封金令”,迫使朝鮮在六方會談中妥協,同意採取相關步驟凍結其核武計劃。

必須看到的是,這一制裁決議,實際上是中美雙方充分交流與磋商的結果,反映的是中美之間的共同立場。聯想到美國近來對安倍晉三的冷處理,以及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不採取立場”、呼吁各方和平解決爭端等政策取向,人們不難發現,盡管中美雙方存在諸多利益沖突,但維護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是兩個大國最根本的共同戰略利益所在。

更具深遠戰略意義的是,這次決議彰顯了中國對朝政策的重大轉變。首先,中國政府不再反對,而是積極配合國際社會對朝鮮的嚴厲制裁。其次,朝鮮第三次核試以來,中國官方聲明中已不再堅持“為朝鮮半島和平做出不懈努力”的一貫立場。這意味著中國不再保証在“緊急情況”下對朝鮮的支持和援助﹔不再單方面承諾對朝鮮無條件的軍事保護﹔不反對國際社會在必要時,在聯合國主導下對朝鮮採取“重大行動”。

中國改變立場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的新領導層充分認識到朝鮮局勢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一味地姑息遷就、強調和平穩定的立場,無助於改善朝鮮局勢,反而使金氏政權變本加厲,一意孤行地採取毫無理性的挑舋政策。金正恩上台以來,盡管試行了農業改革政策,有條件地開放了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羅津港,並且開始探索中國式的改革開放模式,但在其內部,因領袖的突然更迭而導致的權斗,以及金正恩為鞏固自身權力而採取的種種激烈手段,進一步激化了內部矛盾。

在國際孤立,經濟危機和安全憂慮的三重壓力下,傾向改革的“新政”很快便偃旗息鼓,被更“強硬”的立場所取代。“核訛詐”的老伎倆便成了鞏固政權、穩定國內局勢的唯一手段。金氏政權接連不斷地挑舋行為,加劇了地區局勢動蕩和不穩定性,從而危害了中國謀求“和平發展”的根本利益。

中國加入國際社會對金氏政權進行嚴厲制裁的目的,是“惡疾用猛藥”,目的是促其醒悟,放棄損人不利己的核武野心,改弦更張,重新回到“六方會談”、回到理性協商的軌道上來。

倘若金氏政權執迷不悟,甚至鋌而走險,中國也應做好充分應對准備。一旦採取“重大行動”,中國要和國際社會——尤其是韓國等周邊國家——積極溝通合作,做好相關的准備工作。首先,要做好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充分准備,在邊界地區建立防火牆。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立即封鎖邊界,防止禍及本國。第二,必須切實履行中國承諾的義務,配合國際社會全面認真地實施應對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第三,在和國際社會保持充分交流基礎上,保持與朝鮮對話渠道的暢通,在施加壓力同時,確保和平解決問題的希望。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政府反復強調的政治立場:不論採取任何制裁措施,其最終目的都是要把朝鮮拉回到理性對話協商的軌道上來。希望中國的良苦用心被國際社會理解,同時也能得到平壤的積極理性回應。

(作者黃靖,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