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正在成熟的中俄關系,俄媒體稱,“俄中兩國已找到了合作的新途徑,而不必結合成任何形式的類似冷戰時代的聯盟,無論是正式的,還是私底下的。 |
3月24日一大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離開了莫斯科,結束了自其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外訪的第一站行程。習主席對俄羅斯的國事訪問雖然結束了,但俄羅斯媒體和專家對這次訪問的解讀和回味卻剛剛開始。人們開始用心盤點此次訪問的亮點,細心捕捉訪問釋放的信號,精心預測中俄關系的發展前景及對國際格局的深刻影響。
俄媒體多角度解讀習主席此次訪俄
在短短的40多個小時裡,習近平主席與俄總統普京進行了小范圍和大范圍會談並共同出席了兩國合作協議的簽字儀式,用習主席的話說,“我與普京先生一起共同工作了7個多小時”。
訪問期間,兩國共簽署了30多項涉及政治、經濟、人文、高科技等領域的合作協議﹔習主席與普京總統一起同5000多名俄中觀眾觀看俄羅斯“中國國家旅游年”的開幕式﹔習主席向近千名俄羅斯青年大學生做了演講並通過現場互動的方式回答了俄大學生提出的雙邊關系和國際熱點問題﹔習主席與10多名俄羅斯漢學家、學生、媒體代表進行了“零距離”面對面交流……
這種“數字化解讀”和“日程式羅列”僅能代表習主席此次莫斯科之行的緊張程度,但它們還不能完全涵蓋習主席此次莫斯科之行的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引用習主席本人22日下午在與普京總統共同會見記者活動中的話說,這次訪俄是“不虛此行”。而用習主席在23日上午與梅德韋杰夫會談時的話說,“此次訪問的成果超出了預期目標。”
對習主席此次訪俄成果,俄媒體和專家已開始嘗試進行深度解讀。俄《獨立報》3月25日發表了題為《莫斯科和北京:非結盟合作》的文章稱,“兩國在地緣政治領域的接近有利於全球戰略平衡”。而俄羅斯之聲電台網站發表的《習近平對俄歷史性訪問》一文稱援引俄外交部外交學院東方研究教研室主任沃洛金的話說,“我認為,中國主席此訪既有象征性,也有務實的一面。”俄羅斯報紙網站則稱,“中國需要俄羅斯作為緩沖”。而《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主編盧基揚諾夫則認為,中國把俄羅斯看作“戰略后方”,即“一個不會產生威脅、一旦有必要還可以依靠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