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將最新式的瀕海戰斗艦部署在新加坡就是個一箭雙雕的戰略部署,加強在馬六甲海峽的力量存在既可以遏制中國又可以看住印度。 |
印度標准商業周刊3月26日報道稱,雖然中國在地面戰力上不只是在數量上超越了印度並還擁有迅速調動足夠兵力的能力,但兩國空軍力量勢均力敵,在海上力量方面印度甚至佔據著中國難以匹敵的優勢。報道稱,中印任何地面沖突升級都必然會使印度空中和海上力量介入其中。中國能源生命線途經印度洋,面對印度空海力量的打擊,中國很難保障其能源生命線的安全。如果中國決定採取軍事行動,其就必需把這一嚴重的海上不足考慮在內。
一直以來印度媒體只是著眼於中印兩國在邊界地區的陸空力量對比,和戰略導彈力量對兩國再次發生沖突時的影響,而對於其在印度洋的海上優勢避而不談。這次是印度媒體首次將威脅中國海上生命線作為遏止手段拿出來炫耀,並作為平衡中國強大的陸軍優勢的最重要資本加以重點發展。其實這一思路,筆者在兩年前的文章中就已經系統的分析過了,並認定中印戰爭能力對比上中國的短板在海上。如果中印兩國因為領土糾紛爆發戰爭,印度可以從海上攻擊中國的能源通道。中國如從本土派出海軍進印度洋挑戰印度海軍及無勝算。
印度在2011年即開始籌備出台涉及海陸空三軍的15年國防綜合遠景規劃。該項中期軍事建設規劃將印度的主要威脅由巴基斯坦轉向中國,中期規劃旨在加強印度武裝部隊的裝備,從而令印度由目前的“勸阻中國”階段轉至“威懾中國”。在之后的實施步驟中,印度有目的的堅強了山地部隊和陸軍航空兵力量的建設,加大空軍新型先進戰斗機的投資,簽約引進126架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戰斗機。
海軍方面更是成為印度加強建設的重點。印度除了自主研發核動力潛艇還從俄羅斯租借了先進核動力攻擊潛艇,提升印度海軍在海上的隱秘打擊能力,加大航空母艦的投入,一邊花錢改裝俄羅斯航母,一邊建造自己設計的航空母艦,力圖在印度洋的海上制空權上取得僅次於美國的超強優勢。更重要的是印度對其安達曼群島基地的大力投入,該項投入旨在加強印度海軍對中國以及其他東亞國家進出印度洋的門戶馬六甲海峽的戰略性威懾。而從與美國軍事強權的關系角度分析,印度的目標不會是日韓而是直指中國海上能源通道。
高峰軍事觀察認為,相比印度媒體和軍方的頻繁炒作的緊張氣氛,事實上兩國邊界現實狀況很平穩且沒有惡化的趨勢。在中印兩國政府公認的中印邊疆是目前世界上最穩定的這一前提下,中印在中短期內因為邊界爭議發生戰爭的概率是極低的,這也不符合中印兩個發展中大國致力於各自經濟發展的安全環境需求,也不符合中印為重要要力量的金磚國家體系的共同國家戰略走向。那麼印度媒體和軍方人士為何還要不時的做出違背主流的放風聲音呢?
主要原因有兩條。一是印度自身對國際政治軍事大國的戰略性追求,這理論上是無可厚非的,當然這裡面也勢必會包括對中印再次發生戰爭的戰略性預設。如果說陸空軍的建設還是針對中巴,那麼對於印度對海軍建設的重視就不能態度單純了。高峰軍事觀察認為,印度海軍的中長期戰略目標是家門口的印度洋控制權。從海權論的思想解讀印度洋態勢,老美才是印度洋的掌控者。而印度為何卻緊盯著中國不放呢?
這就是印度媒體和部分軍方人士不斷放風夸大中國威脅的第二條原因。通過中國威脅論掩蓋上面印度的真實戰略企圖,讓印度洋現實霸權者美國放鬆警惕。但是美國並不是戰略短視者,表面上與印度有邊界糾紛的中國都是印度擴充軍備的最好借口。雖然印度加強海軍建設可以給中國的海上能源通道形成威懾,但同時也對老美在印度洋的傳統優勢構成威脅,這是難免的矛盾。美國基於圍堵中國的戰略並沒有對印度的膨脹加以遏制,這也可能是美國認為印度目前的海上力量發展還是可控的。但要美國相信印度會死心塌地的加入美國陣營共同對付中國那也是不可能的,以印度的國土面積和人口豈是久居人下的虫,這一點老美很清楚的。美國將最新式的瀕海戰斗艦部署在新加坡就是個一箭雙雕的戰略部署,加強在馬六甲海峽的力量存在既可以遏制中國又可以看住印度。
(注:本文轉載自“高峰--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