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金蒼:且莫追問“這現實嗎”

2013年04月02日08:5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摘要:有時候,這樣的追問,讓人變得瞻前顧后、患得患失。總覺得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於是放下夢想、放棄追求,白白消耗了青春、消磨了激情。“這現實嗎”,一個簡單的問句,把人鎖在固有的生活軌道上,不願努力、不敢改變,讓人失去銳氣、滋生暮氣。

  “這現實嗎”,一個簡單的問句,把人鎖在固有的生活軌道上,不願努力、不敢改變,讓人失去銳氣、滋生暮氣。

  經常聽到人問:“這現實嗎?”

  想去山區支教,這現實嗎?想要離職創業,這現實嗎?想做公益組織,這現實嗎?甚至是想排一部話劇、想做一次探險,都會招來質疑:這現實嗎?

  有時候,這樣的追問,讓人變得瞻前顧后、患得患失。總覺得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於是放下夢想、放棄追求,白白消耗了青春、消磨了激情。“這現實嗎”,一個簡單的問句,把人鎖在固有的生活軌道上,不願努力、不敢改變,讓人失去銳氣、滋生暮氣。一些本來很有意義的想法、本來很有價值的創意、本來很可能實現的夢想,在裹足不前中延宕甚至流失。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言,青年因為“常思將來”,故生希望心,故常敢破格,故能造世界。如果只是“活在當下”,青年又怎會有“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恣意揮洒?試想當年,嘉興南湖的紅船上,正是10余個平均年齡27歲的青年,拋下個人利害得失,寫下開天辟地改變歷史的奇跡。有時間、有精力,鼓得起勇氣、經得住失敗,青年人更應該拋開“現實與否”的追問,把眼光放長遠、把心胸放開闊,更勇敢地闖一次、更瀟洒地活一回。

  也不可否認,“現實與否”的考慮,有其方法論上的價值。無論是什麼選擇,我們確實也都要綜合考慮基礎、難度等種種因素,否則夢想就是瞎想,好願望也只是空中樓閣。不過,更要看到,無論是什麼選擇,“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要把想法落實,需要的是合理的計劃、堅韌的努力,甚至是某些運氣。這也意味著,任何事情的“現實”,不是本來就在那兒的,而是需要我們一點點讓它變得現實。

  的確,即便開個淘寶店,一下子變成“皇冠店”也肯定不可能,但從五星到五鑽再到皇冠,誰敢說這樣的路徑不現實?就像烏鴉喝水,剛開始或許會認為喝到瓶中水不現實,但當一顆顆石子丟進去,水位升高之后呢?現實不現實,差別可能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大,可能隻需填寫一張志願服務的表格、隻需敲開一個公益組織的大門,隻需要勇敢地邁出艱難的第一步。問問自己,該舍棄些什麼,又在追求什麼?不要讓“不現實”成為借口,讓我們被困在“現實”之中不得而出。

  “現實”之說,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得失之間做著算術題。可是,人生的很多事情,是無法靠撥動心中的算盤珠子來計算的。如果執著於銀行卡上數字的增減,計較於名片上頭銜的分量,那樣的生活縱然靠譜,卻也難以體驗到更為高遠的境界、更為深邃的情感。徐本禹,把火種播撒大山深處,孩子們感恩的笑臉,豈是房子的平米數能替換?張麗莉,瞬間的生死抉擇,留下“最美”的身影,這又怎麼用車子的排量來衡量?

  有的時候,放下“這現實嗎”的追問,才能有勇氣去追求更有價值的人生。能理解“現世安穩”的守成心態,也能想象按部就班的正常人生,但是,青年該有朝氣、有銳氣,更該有理想、有追求。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實行10年,扎根西部的年輕大學生已經達到1.6萬人,或許正是拋下了“這現實嗎”的追問,才有他們更亮麗的青春。如今,壯闊的時代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更多“夢想成真的機會”,青年更可以大膽走出畫地為牢的生活、走出陳陳相因的習慣,過一種更值得過的生活。

  當內心追問“這現實嗎”的時候,我們或許更應該大聲告訴自己:“我可以。”因為,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金蒼)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