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唐鈞:以“共管”破解城管困境

2013年04月03日08:2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摘要:為什麼群眾在投訴抱怨社會環境秩序屢遭破壞、盼望根治的同時,又對城管執法心存芥蒂、不滿抵觸?城管的“形象危機”背后,固然有其自身管理建設的種種問題,但仔細推究,維護環境秩序與執法方式之間存在兩難,是深層原因。

  城管問題的特殊性在於其“評委”具雙重屬性,公眾既可能是被執法對象,同時又是服務對象

  盡管湖北英山城管隊長因阻止違建遭襲身亡讓人同情,盡管合肥城管集體湊錢買下攤販余貨柔性執法獲得贊揚,然而,一則“90后”女商販遭廣州城管掐脖子引發的公眾憤慨,就把這些同情和贊揚淹沒了。近期,發生在城管領域的這些事件,再次凸顯了城管問題的復雜性,也引出一個問題:城管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好,不僅會觸動社會痛點,也常令自身受傷。

  坦率說,公眾視野裡的城管形象,一向不佳。據中國社科院藍皮書《形象危機應對研究報告(2012)》總結,城管形象具有暴力執法、執法失當、行政不作為、內部管理失當、違法違紀等5大類高危風險。近年來,隨著各地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城管已經在文明執法、柔性執法上有了很大進步,但仍然難以避免三大“效應”:窗口效應——城管隊員的不當言行可能隨時被現場直播﹔放大效應——個別問題被夸大為整體常態行為﹔變異效應——便民服務往往被視為“別有用心”。

  為什麼群眾在投訴抱怨社會環境秩序屢遭破壞、盼望根治的同時,又對城管執法心存芥蒂、不滿抵觸?城管的“形象危機”背后,固然有其自身管理建設的種種問題,但仔細推究,維護環境秩序與執法方式之間存在兩難,是深層原因。一方面,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的性質決定了城管工作的特性,依法行政要求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城管執法資源普遍不足,社會管理的基礎工作亟待強化,導致城管的執法尷尬。

  城管形象的變異、甚至被“妖魔化”,也折射出一定的社會情緒。信任危機之下,群眾擔心城管不當執法個案可能導致“下一個就是我”的誤傷,容易調動抵觸情緒。

  城管問題的特殊性還在於其“評委”具有雙重屬性。公眾既可能是破壞環境秩序后的被執法對象,同時又是城管工作的服務對象。享受環境秩序服務的群眾支持城管,被城管執法的群眾和同情被執法者的群眾,則往往指責城管。這種兩面性導致了城管形象評議時的不確定,甚至混亂。

  因此,城管隊伍要想走出“形象困境”,恐怕得從城管模式入手,實現善治。在內部,嚴格管理隊伍,從執法規范到人員言行舉止,都要嚴加約束和勤於培訓。在外部,要防范風險,增強對風險的預判和主動預防。在此基礎上,疏堵結合,探索既維護城市環境秩序,又方便群眾生活的城市管理模式。城管可協助屬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著眼群眾日常生活,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積極疏導化解可能導致執法沖突的問題。同時,積極引導街面謀生人員遵章守序、合法經營,從源頭上減少違法行為的發生,以嚴格規范的文明執法,最大程度避免“暴力執法”。

  面對城市問題,“共管”是良策。一方面,城市管理要激發各管理主體的積極性和高效率,協調多個執法部門聯合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走好群眾路線,既要暢通多元訴求渠道,及時了解並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從根本上提高城管的形象得分﹔還要爭取群眾的理解與支持,群防群治,培育自覺維護環境秩序、主動參與城市管理的群眾基礎。

  (作者唐鈞為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