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此看來,中國專家、學者有關中俄建立抗衡美國的同盟的想法,隻不過是在做復雜政治決定過程中借助社會討論拋出的試探球而已。因此,現在中國提出與俄羅斯結盟缺乏可行性。 |
一度時期以來,特別是中國新領導人首訪俄羅斯以來,關於中俄聯盟的呼聲不絕於耳。在學術界力主中俄結盟的著名學者——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在目前國際環境下,中國和俄羅斯沒有選擇加入西方陣營的條件。對中、俄任何一方而言,都沒有比與對方結盟更好的戰略選擇。
在閻學通看來,今后十年,中國在世界處於第二地位將不斷突顯,在全球戰略利益拓展將越來越廣泛,面臨的戰略安全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對盟友的需要將不斷增長。中俄如果結成同盟,對中國的戰略價值將呈上升趨勢而不會縮水。去年中俄聯手對聯合國敘利亞決議投否決票不過是雙方共同戰略利益上升的一個表現。
那麼,中俄聯盟的幾率有多大?政府和研究機構至今都沒有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此事仍停留在國內學術界和理論界討論階段,決策層並未提上議事日程。
的確,中俄聯盟非常誘人,但條件未成熟。當合作對中俄雙方有利時,兩國會繼續合作,但兩國根本利益並不相容。中俄兩國在短時期內,利益核心基本趨於一致,這就是共同對抗美國的全球擴張,但從長遠利益來說,兩國乃是同床異夢,作為兩個相鄰的大國,誰都不希望自己有一個比自己強大的鄰居。
不久前,俄羅斯之聲中文網發表的題為《俄羅斯—中國:從合作伙伴到同盟?》的文章道出了俄羅斯人的心聲。文章認為,俄中之間有牢固的經濟和政治聯系,但在安全領域,相互謹慎。原因之一在於軍事和經濟潛力各異。隨著中國漸漸成為全球大國和國際力量中心,雙方建立同盟關系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新領導人近日訪問俄羅斯,中國國內的各類媒體都做了大量的報道。但俄羅斯國內的主流媒體對此報道較少。中俄媒體的反差,不禁讓我們感到頗為費解,尤其是在中國個別媒體打出“中俄聯合抗美”口號的背景下。這一現象說明,俄方對中俄結盟的興趣並不大。
退一萬步說,中國與俄羅斯即使結盟,也不是想象的那麼好。說白了,對中俄關系的估計,我們絕不能理想化,將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等同於結盟關系,兩者是有實質性區別的,絕不能混淆。
許多跡象表明,中國與俄羅斯在亞太地區博弈的杠杆正在增加,但中國並不處於優勢。例如俄羅斯在亞洲的重要盟友印度、越南,卻是中國的潛在對手。近年來,俄羅斯幾乎幫助印度武裝到了牙齒。在印度全部軍火採購清單中,俄方供應量佔到80%。2007年至2011年,印度從俄羅斯進口120架蘇─30MK型和16架米格─29K型戰機。
除此之外,俄羅斯近年來也一直在努力拉近與越南的軍事關系,並與越南達成租用金蘭灣作為軍事基地的協議,以全面制衡中國。
縱觀歷史,曾經和今天依然活動著的形形色色的聯盟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帶有與“假想敵”對抗的因素。更何況,一國或多國結盟往往意味著一些主權的讓出和被削弱。
美國—日本、美國—韓國結盟就是例証。由於是美國主導美日、美韓同盟,日本和韓國無論是在外交上,還是在軍事上都喪失了一部分主權,特別是軍事指揮權方面,日韓基本上是由美國軍方控制。
客觀地說,假如中國與俄羅斯結盟,仍然存在誰主導誰的問題,那一方都不會主動放棄主導權。如此看來,中國專家、學者有關中俄建立抗衡美國的同盟的想法,隻不過是在做復雜政治決定過程中借助社會討論拋出的試探球而已。因此,現在中國提出與俄羅斯結盟缺乏可行性。
中國的當務之急是在國際上發展准結盟關系,即不是盟友的盟友關系。尤其要努力深化與中國戰略利益和戰略理念廣泛接近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上合組織成員國,以及其他國家的關系,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國應盡可能多一點非結盟的盟友,這樣才能應對麻煩多發事態。
(注:本文轉載自“邱林--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