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魚竹舟:別把社會責任都拋給莫言

2013年04月07日08:44    來源:湖南紅網        字號:
摘要:因為富豪的名聲沒有與太多的仁慈進行捆綁,而作家往往又被大眾自認為要與正義、仁慈、同情等一系列元素捆綁。畢竟大家覺得,作家就必須具備慈愛之心,這其實僅僅是片面的看法而已。

近日,第二屆中國—澳大利亞文學論壇,邀請了莫言與2003年諾獎得主庫切。莫言就該不該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問題,這樣說道:“我的獎金不是從納稅人那裡來的,我也沒有這樣的義務。”莫言還說:“獲獎之后,親戚朋友找工作打官司的都來找我,還有素不相識的人登門找我借錢,想買房子治病。也有人希望我發言,借此改變社會弊端。”(4月3日《新京報》)

莫言自從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他的活動與言語還算是相當的低調,完全做到了獨立的個人。而媒體與大眾往往不甘於莫言的沉默,紛紛拿莫言來進行炒作。就連陳光標也試圖以“贈送莫言別墅”來突出自己,而莫言也以“不是自己勞動得來的不要”來進行回絕,莫言一直在努力做到不被社會、大眾、商業所綁架。

莫言的獎金不是來自納稅人,所以他沒責任承擔社會責任,按照莫言的邏輯,那些拿納稅人錢的人,就有責任承擔社會責任,結果,我們有時候看到的卻是令納稅人失望的一面。莫言只是一個作家,他的工作無非就是寫作,然而,我們傳統觀念裡,作家就應該是站在弱勢群體這一邊,作家就應該批判一些社會弊端。比如說魯迅就是因敢於批判社會弊端而深受大眾喜愛,這是我們給予作家的另外定義,同時也無形在給作家強加壓力。國人往往自己不敢為之、不敢言之,就期待著一些公眾人物來為其敢為與敢言,而作家就首當其沖成為了公眾期待的“沖鋒陷陣”的絕佳對象。不可否認,有一些作家出於個人愛好做到了敢為與敢言,但是這隻能說是他個人的行為,不能代表全體作家都有這樣的社會責任與義務。

而且莫言居然還說,連一些親戚培養找工作與打官司都要找他,聽得在旁的外籍諾貝爾獎得主庫切也是一頭霧水,為何找工作與打官司都要請莫言出馬?莫言的這席話,折射出我們的社會還是一個人情社會,找工作需要找關系,連打官司都要請莫言來“妨礙”司法公正,想著請莫言說上幾句,以便影響判決結果。

另外,一些與莫言不相識的人也要向莫言借錢來買房與看病,其實我們的公益慈善機構有許多,比莫言更加富有的也大有人在,為什麼不去那些機構或個人尋求支援,偏偏尋找莫言?無非就是其他機構的支援無法滿足他們強烈貪婪的欲望,而對於跟一些富豪伸手要錢,那些想借錢的人又往往懼而遠之。而他們認為往往對莫言這樣的“平民”伸手要錢,要容易許多。因為富豪的名聲沒有與太多的仁慈進行捆綁,而作家往往又被大眾自認為要與正義、仁慈、同情等一系列元素捆綁。畢竟大家覺得,作家就必須具備慈愛之心,這其實僅僅是片面的看法而已。

如果需要莫言來承擔社會責任,那就是我們社會的悲哀,畢竟一些相應的社會責任都有相應的部門與機構來承擔,何必統統需要莫言出馬。如果有人希望莫言出馬相助,那麼就是對於一些問題缺乏信心,或者希望以莫言的出面來讓自己處於有利的位置,同時也有對於一些相關部門與相關機構的不滿意。莫言如此敢於跟社會責任分道揚鑣,可以再一次澄清作家的責任,同時也能讓大眾不再給作家強加一些並不應該屬於作家的東西。作家僅僅是作家,與各行各業一樣,只是這個社會的普通一員。如果我們真要求作家去盡所謂的社會責任,會不會存在著一點別有用心的自私?(魚竹舟)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