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新媒:防范H7N9,呼喚公民責任感

2013年04月08日15:28    來源:聯合早報        字號:
摘要:當年的SARS之所以肆虐,一來是病毒異變為人傳人,在短時間內利用便利的國際交通系統廣為擴散﹔其次是公共衛生系統沒有現成的應變機制,無法在第一時間控制疫情的傳播﹔最后則是公眾缺乏應對的經驗,一開始還不知道如何自保並保護他人。

  海外網4月8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 自H7N9禽流感在本月初於中國爆發以來,長三角地區發現的人類感染病例至昨天為止已經有20起,其中六人喪命。衛生部也在同一天首次發出警戒,勸請前往中國的國人留意,一旦回國后出現流感症狀,必須馬上求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也首度對疫情表態,要求對這一波的禽流感做好防疫及病人救治的工作。由於至今還沒有証據表明已經發生了人傳人的疫情,世界衛生組織並沒有對中國發出旅游警戒。但是,世衛組織也提醒說,目前仍沒有針對H7N9禽流感可用的疫苗。

  10年前爆發的SARS疫情,相信不少國人仍然記憶猶新。當時疫情嚴重的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與新加坡都陷入極大的恐慌之中,日常的社會與經濟活動均遭受重大打擊,一些病患和勇敢的一線醫護人員更不幸過世。當年的SARS之所以肆虐,一來是病毒異變為人傳人,在短時間內利用便利的國際交通系統廣為擴散﹔其次是公共衛生系統沒有現成的應變機制,無法在第一時間控制疫情的傳播﹔最后則是公眾缺乏應對的經驗,一開始還不知道如何自保並保護他人。

  經歷了這個慘痛的教訓,我們應該具備了防范新疫情的能力。有了對抗SARS以及H1N1流感的經驗,本地醫院已經訂立了一套應對傳染病的程序,包括在急症部門隔離病人,控制病毒的傳播。公眾對於傳染病的威脅應該也有了較深刻的體驗,知道在疫情爆發時的自保之道,例如盡量避開人群聚集的地方、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出門等等。但是,類似的知識或許並沒有想象中普及﹔換個說法,一些民眾就算接觸過這些防疫知識,卻不一定會身體力行——知而不行,就算不上是真知。

  情況之所以不容樂觀,可以從本地的公共環境衛生狀況,在過去10年來並沒有顯著的改善,一些領域反而出現了退步的現象一窺究竟。2011年一份針對新加坡人公共衛生習慣的調查報告就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國人是情境型垃圾虫(situational binner)。這些人在某些時候貪圖方便,就會隨手亂扔垃圾。新加坡的清潔環境,靠的其實是7萬清潔工人大軍在維持。

  公共環境“被清潔”的狀態,反映的除了是為數不少的國人仍然沒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外,也凸顯了他們缺乏應有的公德心。公德心的欠缺,其實也表明了公民意識的薄弱。對於公共領域(影響重大的社會課題或者是實體的公共環境)抱持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冷漠心態,才是新加坡防范重大傳染病傳播的短板。隻要還有一定數量的國人為了個人的方便,在發現自己有了流感症狀時不自我隔離,照舊使用公共交通系統,在公共場合又不戴口罩,可以想象這將如何增加病毒擴散的風險。

  唯有養成了良好的公民意識,在日常行為上才可能表現出應有的責任感。社會的真正進步,不能僅僅是觀念的多元化或政治的自由開放﹔缺乏關注社會集體利益、願意履行公民職責的民眾,過分強調個人或小團體權利的民主化,反而很容易淪為隻重眼前,不顧長遠的民粹政治。以維護公共環境清潔、由個人負責任行為來防范疫情等微小但具體的事例出發,要享有基本的權利,就必須同時承擔相應的責任。隻要有越來越多的國人意識到自身的公民身份,並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踐行,疫情的防范乃至於社會的進步才更有意義。

    (原題:防疫與公民責任感)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