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英報:引入市場機制,鄧小平比撒切爾做得更多

2013年04月09日09:27    來源:金融時報        字號:
摘要:瑪格麗特·撒切爾是英國自19世紀末期以來在和平時期最重要的首相。她推翻了有關政府與市場之間關系的基本假設,從而轉變英國政治版圖。在世界舞台上,撒切爾的影響力源自她立場鮮明地捍衛自由市場。但如果有人問,哪一個領導人在通過引入市場機制轉變世界上做得最多,那麼答案將是鄧小平,不是裡根,也不是撒切爾。

  

1984年,撒切爾夫人在保守黨會議期間發表演說。(圖片來自新華網)

    海外網4月9日電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 撒切爾的新聞發言人貝爾爵士稱,撒切爾在中風后當天早晨在家中去世,享年87歲。她的發言人稱,她去世時“很平靜”。在世界舞台上,撒切爾的影響力源自她立場鮮明地捍衛自由市場。但如果有人問,哪一個領導人在通過引入市場機制轉變世界上做得最多,那麼答案將是鄧小平,不是裡根,也不是撒切爾。

    文章部分內容摘編如下:

  瑪格麗特·撒切爾是英國自19世紀末期以來在和平時期最重要的首相。她推翻了有關政府與市場之間關系的基本假設,從而轉變英國政治版圖。

  她在全球舞台上也是一個大人物。她與羅納德·裡根在意識形態上志同道合,這使她在世界事務中扮演重大角色,她以后的英國政界人士不再可能扮演這種角色。

  真正的信徒把她視為自由市場的“聖女貞德”,致力於全方位縮減政府職能。但在現實中,她是一個務實的政界人士,無意做出“政治自殺”的企圖,比如拆毀福利制度的支柱。

  然而,她在擔任首相期間推動了重大轉變。她的政治遺產包括:放開外匯管制和勞動力市場﹔削減最高所得稅率﹔轉變工會的法律地位,挫敗以好斗分子為中堅力量的勞工組織﹔對國有化產業的大部分實行私有化﹔以及為金融業鬆綁。

  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她執掌的政府最初奉行貨幣主義,最終卻圍繞匯率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發生糾紛。但是,摒棄凱恩斯主義財政政策,轉向依靠貨幣政策,是在她的任期內得到確立的。

  她在歐洲也扮演了一個大角色,為發起單一市場計劃做出貢獻。她將此視為輸出經濟自由主義的嘗試。但她對干預式的后果感到焦慮,並堅定反對單一貨幣。她在1988年的一次演講中表示,“我們在英國成功地收縮政府的觸角,絕不是為了看到它們在歐洲層面恢復原形,”此言對她和她所在的英國保守黨而言是一個轉折點。

  在世界舞台上,她的影響力源自她立場鮮明地捍衛自由市場,以及她與美國之間的緊密紐帶。在私有化問題上,她讓許多人相信,即便是帶有遺留的社會主義成份的國家,也可以縮減公有制。全球很多國家走上了私有化道路。那麼,如何評估她的政治遺產呢?

  就英國而言,上世紀80、90年代和本世紀最初10年,是自19世紀以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首次持續超過歐洲其它大型經濟體的時期。不幸的是,全球金融危機后的經濟困境、嚴重的不平等、頑固的地區失衡,以及過度依賴不穩定的金融業,給這一成功蒙上了陰影。

  然而,即使撒切爾曾是(而且仍是)一個導致觀點兩極分化的人物,英國政治仍深受她的影響。事實証明,她對如此迥異的國家採用歐洲單一貨幣的擔心是有先見之明的。

  全球而言,撒切爾卸任時,適逢蘇聯解體,后者對她宣告的逼退社會主義是一個勝利。然而,如果有人問,哪一個領導人在通過引入市場機制轉變世界方面做得最多,那麼答案將是鄧小平,不是裡根,也不是撒切爾。

  她是一個政治巨人,可她置身於一個走下坡路的國家。她代表自由市場的復興和政府角色的縮減。然而,當今推崇相對自由的市場的是新興經濟體,而不是西方。這不是她的作為,但她完全有理由視其為一項重大成功。

  她在欣賞新興經濟體表現的同時,必定也會對英國本身的狀況感到失望。從歷史上看,英國經濟復興大多不能持久。今天,英國在后撒切爾時代的復興與其說像是現實,不如說更像幻覺。

  (原題如何評估撒切爾政治遺產,作者馬丁·沃爾夫,譯者和風)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