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英媒:如何改革中國政府的債務問題?

2013年04月10日09:13    來源:金融時報        字號:
摘要:在研究中國的債務負擔時,一是要承認債務規模很高,容易出問題﹔二是要看到中國體制的特殊性,債務容易出問題,但並不是必然會出問題,中國的權力體制很容易將債務分攤到全社會。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的政府債務隻能算作名義債務,真正的風險在於過程識別,關鍵是能否正確認識到債務風險,並及時採取對策。

  海外網4月10日電 據金融時報網站報道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的債務規模一直是個黑箱,市場對此知之甚少。隨著歐債危機的發展,以及中國自身“債務經濟”模式不可持續,這一話題越來越熱,成為業界坊間共同議論的焦點。

  中國前財政部部長項懷誠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債務風險:下一個爆發點”分論壇上估算了中國政府的債務規模。他稱,中央政府的債務大體上是7-8萬億,地方政府估計得高一點,超過20萬億,總計在30萬億左右。他表示,結合中國GDP總量逾50萬億來看,這樣的債務率也不是特別高。從這方面看,中國政府的債務還不是當前急迫面臨的問題。

  這一觀點受到了來自經濟學家的批評。一些批評認為,30萬億只是狹義政府債務估算的結果,如果加上政策性商業銀行、央行當年利用再貸款清理金融機構壞賬、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債券、中投公司債務和匯金公司債等“表外負債”,2012年底政府債務規模估計將達到43萬億,佔GDP的比重為82%。

  也有批評把財政的可持續性包括在內,加上以前的環保欠賬和養老金缺口,估計2012年底政府債務規模已超50萬億,佔GDP比重達95%,已超過85%水平的政府債務閾值——估算這部分遠期債務的意義在於,由於沒有資產備付,這部分債務的償債方式將導致長期增長率變化和利益在不同人群的分配,甚至人們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比如延長退休時間等)。

  綜觀以上各口徑的債務數據,不難得出這樣的看法:中國政府的債務是否過重,完全取決於各方對政府責任的界定。這一命題在國際比較中也是成立的。最典型的是希臘與日本的對比。僅從債務率看,日本國債佔GDP的比重遠超希臘,但因希臘借的是外債,日本多為內債,體現在現實中,希臘債務危機爆發,而日本債務危機仍隻停留在紙面。

  進一步分析,一國政府債務的多寡與這個國家的權力體制高度相關。在研究中國的債務負擔時,安邦首席研究員陳功指出,一是要承認債務規模很高,容易出問題﹔二是要看到中國體制的特殊性,債務容易出問題,但並不是必然會出問題,中國的權力體制很容易將債務分攤到全社會。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的政府債務隻能算作名義債務,真正的風險在於過程識別,關鍵是能否正確認識到債務風險,並及時採取對策。如果漠視債務風險的存在,那就很可能真的出問題﹔如果認識到了債務風險,那麼中國政府有很多資源可以解決問題。

  當前分析中國政府的債務問題,無論如何繞不開對於經濟發展模式的討論,尤其是房地產領域。一個非常現實的命題是,雖然中國政府在上一個十年屢出調控,希望控制住房地產價格上漲的趨勢,但若房價真的往下跌了,第一個吃不消的可能就是政府債務。在過往的發展模式中,地方政府以土地為抵押,從銀行借出資金,隻要房價上漲,這筆債務便可高枕無憂,通過土地財政予以覆蓋。而當房價下跌,土地財政難以為繼,正如我們在2009年與2012年所看到的那樣,房價稍有下降的意味,各地的救市政策立馬就出台了。從中也可看出中國政府對房地產的依賴性,巨額投資都要從房地產的升值之中賺回來,以保持財政與債務的可持續性。

  由此來看,無論是房地產問題,還是中國政府的債務問題,歸根結底都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問題。模式不改,其他的問題很難得到質的改善。更深層次的,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又與權力體制高度相關,這也是未來中國經濟改革的症結所在。改革權力體制,推進政府改革,是下一步所有改革的起點。要化解中國經濟所面臨的風險,非得邁出這一步不可。

  中國政府的債務問題根植於中國的權力體制,隻有從根子上著手,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中國的經濟轉型,也需要突破同樣的瓶頸。

  (作者是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安邦咨詢公司)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