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班不到兩年的金正恩,出乎外界預期地撕毀停戰協定,靠著逐步升高的恫嚇宣傳和無人看透的軍事部署,將朝鮮半島推到沖突邊緣。直到昨天,所有預測的沖突日期都安然度過,但沒有人保証小金不會無預警地採取行動。 |
海外網4月16日電 據中評社報道 過去一個多月,從東北亞、美國到聯合國,都被一個年不過卅歲的小伙子搞得提心吊膽。接班不到兩年的金正恩,出乎外界預期地撕毀停戰協定,靠著逐步升高的恫嚇宣傳和無人看透的軍事部署,將朝鮮半島推到沖突邊緣。直到昨天,所有預測的沖突日期都安然度過,但沒有人保証小金不會無預警地採取行動。這場未爆發的危機,儼然從急症成為東北亞的慢性重症。
中國時報今天短評說,這場朝鮮賽局中,金正恩設定的真正對手,與其說是韓國,毋寧說是美國。金正恩的強硬和美國的壓制交錯影響,是沖突不斷升高的主要推力。直到美國發現金正恩無意在這場懦夫賽局(chicken game)中先踩剎車,才意識到一直以來壓制式的朝鮮政策再難奏效,不得不先說出願意與平壤雙邊對話的提議。
若賽局到此告一段落,沒有沖突發生,主要成員可說都沒有失分。然而與野心未被安撫的朝鮮共處,如同與敵人共枕,未來如何確保金正恩不會採取失控行動,不會再出現武力威脅,關鍵卻在於如何把金正恩送上、並留在談判桌。
事實上,在這場朝鮮驚魂記的場景之外,剛發生了一個以對話停止沖突升高的實例。
在台日中三方因釣魚台劍拔弩張之際,台日以各說各話繞開了主權爭議,簽署了漁業協議。是因為日本想在東亞保住一個地緣政治的盟友也好,是台灣無力爭取主權隻能務實擱置也罷,當所有人都為了安撫朝鮮這個狂暴的政權而大傷腦筋時,台日的外交實踐或許值得國際社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