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一公是“千人計劃”首批回國的學者,回國5年,中國的院士落選,而美國的院士卻連獲兩個,此事在公眾看來,確實有些不可思議。盡管,當上美國的外籍院士和能否當選中國的院士,沒有必然的關系,然而,在一落一當之間,讓大家看到的,恰恰是中國院士制度改革值得反思和借鑒的方向。 |
中國要吸引人才,要在學術上領先,院士制度改革是必須的。
4月30日,美國科學院發布消息,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但是,2011年12月施一公曾落選中科院院士,此事在當時備受關注。
現在,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士,自然再次引起關注,核心問題之一就是中國怎樣選院士,或選院士應當有什麼樣的標准。評選院士的標准盡管有不一樣,但各個國家的標准應該是大同小異。無論標准有多少,其中的根本標准,就是看一名科學家有多少高質量的成果。
但是,在不同的國家,標准之外也許還有其他一些標准。在中國選院士,可能還有一些“功夫在業外”的因素。
2011年施一公和饒毅落選中科院院士,人們紛紛猜測其落選原因。科學界一些人的評價是,施一公和饒毅當選院士,在學術上沒有什麼可爭論的。但是,為何二人又落選了呢?
顯然,二人的落選,出在“功夫在業外”。中科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何祚庥稱,他們剛從國外回來不久,“能對中國科學做多大貢獻呢?關鍵在這一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對於長期不在國內工作的院士候選人,在堅持院士標准的同時,還應特別考慮其對國家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事業發展所作的貢獻。”由此來看,施一公落選中科院院士也並非完全說不通。
但是,這與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然,美國評選施一公為雙院士,主要從他的學術水平來衡量,而非為美國做出了什麼貢獻。
施一公是“千人計劃”首批回國的學者,回國5年,中國的院士落選,而美國的院士卻連獲兩個,此事在公眾看來,確實有些不可思議。盡管,當上美國的外籍院士和能否當選中國的院士,沒有必然的關系,然而,在一落一當之間,讓大家看到的,恰恰是中國院士制度改革值得反思和借鑒的方向。中國要吸引人才,要在學術上領先,院士制度改革是必須的。(張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