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英九有關兩岸的“三不”政策最新表述引發兩岸高度關注,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審視“新三不”,我們對台灣當局的兩岸政策定位就會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
馬英九的“新三不”論述是否意味著未來馬當局兩岸政策將由消極轉為積極?
海外網5月7日電 據中評社北京5月7日消息,近日來,馬英九有關兩岸政策的最新表述引發兩岸高度關注。4月29日,馬英九在台灣海基會舉辦“辜汪會談”20周年紀念茶會致詞時表示,不會去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與“台灣獨立”。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兩岸矚目。不但大陸各大新聞媒體均將此列在顯著位置刊發,而且台灣媒體及學界也對此紛紛發表看法,從中解讀馬英九講話對未來兩岸關系以及台當局兩岸政策走向的影響。
從兩岸各方的反映來看,馬英九此次作出的“新三不”表態還是博得了外界的肯定。在兩岸共同紀念汪辜會談二十周年的歷史時刻,馬英九作為台灣最高領導人如此明確地向兩岸公開作出“不獨”的政策表述,而且還表示,“我們兩岸人民都屬於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我們共享共同血緣、歷史與文化。” 這是對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重申與強調,體現了民族大義,理當給予充分肯定。
但在另一方面,馬英九提出“新三不”是在當前兩岸關系已經進入“深水區”,以及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作出的,如果從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下去審視“新三不”,我們對台灣當局的兩岸政策定位就會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回顧歷史,台灣當局的兩岸政策整體上是消極大於積極。蔣經國主政時期,台灣當局主張“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是典型的兩岸冷戰思維﹔李登輝主政時期,極力推動“兩國論”,而陳水扁時期則是“一邊一國”,而李、扁的兩岸政策是兩岸關系前進發展中的反動政策,為兩岸關系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傷害。2008年馬英九上台后便以“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作為兩岸政策基調,而且在2012年實現連任后,依然將其作為第二任期兩岸政策的主軸。由上可見,台灣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政權實現了多次更迭,雖然每屆領導層的兩岸政策有所不同,但在差異中有著共性,即都是以“拒統”為核心。
馬英九主政五年來,始終強調“不統、不獨、不武”,而這一政策的首要一點就是“不統”。而“不獨”主要是與陳水扁“一邊一國”的“台獨”政策相區隔,一方面爭取島內統派和泛藍陣營的支持,另一方面爭得大陸的認可和美國的信任。而“不武”,則是實現“不統”與“不獨”的方式和手段,即台灣以“不武”維持台海地區和平穩定,以維持兩岸“不統”、“不獨”的現狀為目標。可見,馬當局始終以“不…”作為政策論述方式,以維持現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體現出其兩岸政策消極、偏安的一面。
我們注意到,在馬英九提出“新三不”之前,他也明確表示,“我們會在‘中華民國’的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台海現狀”,將二者關聯起來看,“新三不”無非是“舊三不”(“不統、不獨、不武”)的重申,再准確點講,“新三不”就是“舊三不”中“不獨”的強調與重申,並無新意。那麼為什麼兩岸仍如此看重馬英九的“新三不”論述?這與目前的兩岸關系形勢有直接的關系。
馬英九自2008年上台以來,外界就普遍認為他有“獨台”化傾向。其上任伊始便主動登門拜訪“台獨”大老李登輝,並啟用具有綠營背景的賴幸媛出任“陸委會”負責人。而在隨后的任期內,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不但沒有進取,反而受島內外諸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美日和“獨派”的制約,在兩岸政策上不斷限縮。馬英九在2008年上任之初便提出要開啟兩岸政治對話、建立軍事互信並簽署和平協議,五年多來這些都成了空話,而且面對大陸積極謀求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努力推進兩岸關系向國家統一的目標前進,馬當局“拒統”更加明顯。不但對兩岸政治問題避之惟恐不及,而且對於大陸提出以民間方式進行兩岸政治對話也拒之門外,去年六月“陸委會”甚至公開阻撓兩岸學界研討兩岸認同互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