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高波:改革的無痛地帶越來越少

2013年05月23日08:54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摘要:提高國家“同場競技”的公平性,應有更合理的方法,如可拿中美同處世界經濟“坐二望一”的發展階段相比。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賄賂的黃金時代”,日均兩起以上的大罷工使全美陷於“階級斗爭撕裂國家”之痛。

  中國正面臨“四有社會”的巨大挑戰:一是政治層面的“有痛施政”,改革的無痛地帶越來越少,在公共治理、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社會“痛點”越來越多。二是經濟層面的“有感發展”,人們越來越不滿意“被增長、被幸福”,不接受“無感發展”的數據經濟景觀,而熱切訴求收入增加、福利改善等實感實惠。三是社會層面的“有縫管理”,非傳統安全事件、非利益相關性沖突和公共危機頻發,不利於穩定和諧的機會縫隙越來越多。四是文化心理層面的“有夢時空”,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想搶鏡頭,無不急於行使話語權。

  這些因素疊加在“中國夢”的超大型社會巨幕上,造像斑斕且呈現國畫的“散點透視”效果。盡管不同於西洋油畫的“焦點透視”,但稍作聚焦即可看到其間遍布社會成員的“自疑心”和不滿足感。如從國家整體來說,大家習慣於和美國比高等教育,和韓國比網絡帶寬,和澳大利亞比生態環境,和北歐國家比社會福利……“非對稱比較”的心態凸顯了后發趕超的熱望。就國民個體而言,總會被與“中國式過馬路”畫上等號,並與德國人比嚴謹,與日本人比禮儀……在“選擇性比較”中習慣於不被看好。

  照此圖解現實,就如拿奧運會十項全能冠軍和跑步、跳高、跳遠等單項金牌選手比單項成績,結果可想而知。其實,我們固然有很多方面要向先發國家看齊,但卻不必處處感到不盡如人意。更何況,在網絡熱炒海南校長幼女事件和劉鐵男“情婦門”時,前有美國中情局長彼得雷烏斯因婚外情下台,后有分管美空軍防治性騷擾的克魯欣斯基中校因性侵被捕。此外,歐洲“馬肉風波”愈演愈烈時國人遭遇“假羊肉”,國產“問題奶粉”曝光時“洋奶粉”頻現丑聞……這一切,說明人性之丑惡並無國界之分野。

  提高國家“同場競技”的公平性,應有更合理的方法,如可拿中美同處世界經濟“坐二望一”的發展階段相比。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賄賂的黃金時代”,日均兩起以上的大罷工使全美陷於“階級斗爭撕裂國家”之痛。然而,美國雖在1860年GDP不及英國一半,到1894年已居世界之首,到1913年人均GDP“超英”而成為第一經濟強國。美國從殖民地到大國崛起的故事版本很多,事實是其腐敗高發期與國家崛起期、文化再造期和社會動蕩期高度重疊。

  美國在陣痛中完成國家重組並實現“美國夢”,要感謝兩位白宮“關鍵先生”:林肯和老羅斯福。前者避免了南北因政治分歧而分裂,為經濟“起飛”奠基﹔后者避免了國家因貧富分化而分裂,為“美國夢”定調。由此,成長為最大經濟體的美國有足夠體量和經濟容量解決社會不公問題,如向先富快富者征收累進制所得稅,將納稅人的錢更多轉移支付到公共福利上來。這場“國家救贖”大戲的關鍵是,優秀的政治家通過頂層治理和政策創新糾偏反正,把“國家之痛”控制在可容忍水平,把“社會之縫”掌握在可接受程度。

  國有良莠,民有愛憎,需以理性平和觀之。我們當然不能妄自尊大,不必因基辛格們爭相“論中國”、金融巨頭黑石建立3億美元留學中國的獎學金而沾沾自喜,但也無需妄自菲薄,過於苛責“四有社會”之現狀。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國與民持守擔當,愈痛愈堅韌,愈夢愈清醒,既把握當下,又看清未來,方可在強國富民的“最大公約項”中實干興邦。(作者高波是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