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戰略規劃如果不被現實淹沒,就需要有調動、配置資源的權威力量。輿論轟轟烈烈,但它如果能同戰略實施形成默契關系,而非對立關系,最符合中國的利益。 |
“戰略”開始變得不太吃香了,在民意通過輿論越來越有能力影響國家決策的今天,當前利益受到更多重視和突出。對外領域的這一變化尤其明顯。或許很難對此做絕對的價值判斷,這是中國當前的現實。
中國是大國,中國的變化在牽動世界。那些從中國崛起中受益或自認為“受損”的國家,都在制定、執行自己的對華戰略。當然它們有的能把對華戰略搞得完整些,有的也受制於國內輿論和政府頻繁更替的牽制,戰略被沖得七零八落。
戰略是什麼?它就是為實現重大或全局性目標配置、調動各種力量和資源的計劃和原則。一個國家有戰略,顯然比沒有戰略要好。然而戰略都是長效的,不像“戰術”那樣直觀,立竿見影。在民意活躍的時代,戰略的實施環境總是要打一定折扣。
實施戰略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耐心,但民意的耐心度從來就不高。這是很自然的事。民意往往是個人意願的簡單集合,它有著相當的朴素性。對老百姓來說,吃到嘴裡的肉才是真的,碗裡的都不一定是自己的,更何況鍋裡的,挂在牆上的。
但又說回來,中國長期由中共執政,制定戰略的政治條件依然要比幾年一換執政黨的那些國家好得多。不少國家在關鍵外交方向上幾乎被極端輿論指揮,一旦遇到對外沖突,政府缺少制定戰略的基本空間。
中國的問題是國家利益面十分寬大,在不同方向上需要不同戰略,但在全局中,這些戰略又顯出了局部性,或者有了不同的戰略分層。中國的最大戰略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在這樣的高度上,次級戰略就需要彼此協調,把握各自的節奏。一個有雄心的大國大概隻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