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性地看,腐敗是社會毒瘤,非今日才有,也非中國特有,這既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亦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隨著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一些深層次的、新形式的腐敗問題還會暴露出來,一些尚未查處的腐敗案件也必將揭發出來,但這些都不應該降低我們反腐敗的信心,抵消我們建設廉潔政治的正能量。 |
近年來,隨著黨務公開、政務公開的逐步擴大,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消極腐敗現象的曝光比過去更加快捷及時,反腐敗工作的透明度不斷提高。這大大增強了人們反腐敗必勝的信念,卻也讓少數人產生了悲觀情緒,認為腐敗現象愈演愈烈。這恐怕是以偏概全的錯覺。
我們黨執政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對消極腐敗的危險保持高度警惕,對反腐敗形勢有著清醒的認知。經過30多年的實踐探索,我們不斷深化對反腐倡廉規律的認識,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富有成效的反腐倡廉道路。正是沿著這條道路,我們的反腐敗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反腐敗的成效日益顯現。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狠剎黨政機關和干部經商辦企業的不正之風,通過查處一系列大案要案,嚴明了黨紀,淨化了社會風氣。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中,我們黨做出進一步加大反腐敗斗爭力度的重大決策,確立了“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處案件、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的反腐敗三項工作格局,把查處案件作為從嚴治黨、懲治腐敗的中心環節,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近年來,我們黨提出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反腐敗戰略方針,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逐步形成。圍繞權力的監督制約,頒布實施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完善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加強“裸官”管理,建立巡視制度、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統一管理派駐機構。深化反腐敗國際合作,一批腐敗分子被引渡或遣返。
可以說,正是這些一以貫之的反腐舉措,讓我們有效遏制了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提供了廉政保障。對此,國外反腐敗專家積極評價,認為中國的反腐敗成績是“足以同在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溫飽問題、極大地消除貧困相提並論的一個巨大貢獻”。
數據更有說服力。30多年來,黨員數量大幅增長,但1982年到1986年受黨紀政紀處分的黨員為65萬多人,1992年至1997年為66萬多人,2007年至2012年仍為66萬多人,受處分人數並未出現大的波動。在辦案力度不減的前提下,高級干部違紀違法的案件數量呈明顯下降趨勢,從一二十年前每年二三十件,逐步減少到現在每年十件左右。同時,貪腐案件隻佔違紀違法案件總數的不足1/5。這充分說明,我們的反腐敗工作卓有成效。
理性地看,腐敗是社會毒瘤,非今日才有,也非中國特有,這既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亦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隨著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一些深層次的、新形式的腐敗問題還會暴露出來,一些尚未查處的腐敗案件也必將揭發出來,但這些都不應該降低我們反腐敗的信心,抵消我們建設廉潔政治的正能量。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新的高度。中央政治局把握時機,制定八項規定、改進工作作風,自上而下、帶頭執行,極大地凝聚了黨心民心。巡視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巡視工作發現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滋生腐敗的空間被進一步壓縮。隻要我們堅定信念,懲防並舉,標本兼治,腐敗分子必將無藏身之地,腐敗現象必將更有效地得到遏制,建設廉潔政治的戰略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戴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