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正文

【黨報評論】改革呼喚“上下對稱”的自覺

2014-08-14 15:24: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經絡暢通,才能令改革之勢如臂使指,促進權力配置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力除政策藩籬,確保“上下對稱”。今年7月,國務院成立8個督察組,分赴27個中央部委及16個地方省市,對中央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嚴格把關。參與者稱,“部委組每天隻能搬兩張凳子在會議室打個盹,地方組則經常開會到凌晨”,這讓很多人連稱“沒想到”。

其實,應該能想到。長期以來,中央大刀闊斧、基層按兵不動的狀況不在少數,以至於“政令不出中南海”成了一種飽受詬病的現象。比如,中央力推公務用車改革,一些人卻心裡打鼓,第一反應是“左顧右盼”:不著急,先看看身邊的兄弟單位怎麼改。更有人找的借口近乎“撒嬌”:“沒車用怎麼開展工作”“車補低就不出差了”,甚至稱“別人開車我打車,面子上過不去”。遇事先考慮“左右對齊”,而不是“上下對稱”,是改革過程中亟待破除的一種消極心態,阻礙著頂層設計在基層的落地。

“上下對稱”不僅僅是落實政策的態度問題,更是中國改革的方法論、路線圖。人們常用線與針來比喻上與下,這一比喻的關鍵在於,沒有針的牽引,線無法自己織成錦繡。改革也是如此,頂層設計如果不能體現為基層的細密針腳,難免變形走樣,圖紙上是西服,縫出來成背心﹔播下的是希望,收獲的卻是失望。

十八大以來,中央審時度勢,制定了一系列關系國計民生的頂層設計,從行政審批制度到財稅預算體制,從司法領域到國資國企,改革多點開花,呈繽紛之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懷揣“等等看”“走著瞧”的敷衍心態,無疑是在中央政策和群眾期待之間“設卡收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貫徹落實上,要防止徒陳空文、等待觀望、急功近利”﹔李克強總理也曾表示,“國務院決不發空頭文件”。在中央的改革決心、社會的改革熱望之下,試圖圈起特權的“自留地”,影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推進改革“上下對稱”的過程,也是一個疏通中央和地方的權力“經絡”、促進治理現代化的過程。經絡暢通,才能令改革之勢如臂使指,促進權力配置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有些地方之所以不願“向上對齊”,說穿了還是因為不想放棄權力以及背后的利益。中央講簡政放權,為什麼有些地方總舍不得真正放權、找出各種理由推三阻四?上面講預算公開,為何下面仍或是一筆帶過,或是遮遮掩掩?打掉這一部分阻力,需要借助公開、透明的程序,讓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幫助基層政府和部門排排隊、看看齊。中國的改革,說到底是為了釋放社會活力、創造社會財富,讓群眾真正成為改革的推動力。

對於基層而言,確保“上下對稱”也不是依樣畫葫蘆,而是意味著在准確把握改革精神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上下結合。不久前,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打破被很多人認為“千難萬難”的城鄉壁壘,不少基層干部覺得“跟不上趟”。在落實這項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多個部門的改革過程中,東部和西部的情況不同,大城和小鎮的特點各異,而各個政府部門承擔的任務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是不能對原有的福利進行補償,農民不想進城﹔有些則是無形門檻依然很高,農民想進城卻不得其門而入。面對這些錯綜復雜的現實情況,“上下對稱”就絕不能刻舟求劍,而應該對改革意圖做到心領神會、上下貫通。

新一輪改革大潮已經起勢。“上下對稱”下好一盤大棋,不僅是布局部署,更是貫徹落實﹔不僅體現中國的制度優勢,更是中央的政治要求。

文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編: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上下對稱 改革精神 經絡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吉林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咨詢|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