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 正文

“官賴”頻出 政府信用待補課

2014-08-15 07:02:00|來源:新華網|字號:

毛同輝

據媒體報道,一些地方政府拖欠工程款現象有所抬頭,“官賴”現象時有發生。所謂“官賴”,是指一些政府或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無視或侵害勞動者權益,惡意欠款的行為。

“官賴”現象不在一般人的想象和經驗常識之中。因為許多人之所以願接政府的工程、敢在政府工程中墊付工程款,或肯於放債給政府,看中的就是政府的公信力,因為政府債務有財政實力做支撐、有國家信用在后面做隱性擔保。正因為這樣,政府一旦和“老賴”的社會角色挂上鉤,它損害的不僅是政府自身的公信力和社會聲譽,對於整個社會的誠信文化和價值觀也是一種解構和扭曲。

分析一些地方之所以屢有“官賴”曝出,一是與一些地方政府官員法治意識淡薄有關。這些人內心沒有履約踐諾的自覺,缺乏對誠信規則的敬畏,卻“官老爺氣”十足,充滿“權力的傲慢”,視欠債不還為尋常和正常。二是一些地方官員好大喜功,熱衷於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在任上往往是大興土木,大鋪攤子,“拍腦袋決策”,到最后“拍屁股走人”,卻留下一堆債務給后來者,是典型的“政績由我坐享,還錢不必找我”。這也造成債權人上門時常常遭遇“新官不理舊賬”,以致索債無門,徒喚奈何。三是一些地方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比如過多依賴土地出讓,或者僅靠寥寥幾個納稅大戶支撐。一旦宏觀政策調整或企業經營出現大的風險,財政收入就受到過多殃及,左支右絀,一些債務就隻能以拖欠應對了。

綜合分析“官賴”的成因,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員在三種觀念上亟須補課。

一是要改變好大喜功的“政績觀”,樹立一種“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養成一種為民務實的情懷,踏下心來,為老百姓做一些解決實際困難、實現現實利益的好事,辦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實事。這樣就會省下許多不必要的財政開支,減少財政壓力,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二是要補上“契約意識”的課。契約意識體現的是法治精神和市場經濟的精髓,它是經濟活動有序開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時它也是衡量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市場經濟發育程度的標准。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和個人契約意識越強,說明這裡的市場經濟發育越成熟,交易成本越低,企業投資興業的環境越好。因此,一些地方政府與其花大力氣出台這樣那樣的優惠政策,真不如從治理當地的“官賴”、解決政府債務拖欠問題入手。可以說,打造政務誠信,就是吸引投資者目光、最好最有力度的優惠政策。

三是地方政府官員要增強“開源節流”的意識。“開源”可以解決地方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這也是目前擺脫倍受詬病的“土地財政”、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必需,否則一味沿襲舊路,隻能導致最后走投無路,經濟發展走進死胡同。“節流”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量入為出,投資建設既要考慮發展的需要,也要考慮地方財力的承受力,事先就要想到規避地方債務違約的風險﹔二是要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不能不計成本,不慮產出,避免一些花大價錢投入的項目到最后“建成之日,就是賠錢之時”,那樣的話,爛尾、壞賬、債務拖欠也就不足為奇了。

國務院日前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作為我國首部國家級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項規劃,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高度重視。“政者,正也”,作為政府部門,則尤其不能成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法外之地”,而更應積極信守和踐行包括誠信在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上傳播誠實守信、履約踐諾的正能量,以政務誠信的打造做重建社會誠信的排頭兵。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官賴,補課,政府債務,政府信用,契約意識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吉林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咨詢|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