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原創評論>> 正文

如何繼續深挖中國經濟中的比較優勢

2014-09-01 06:44:00|來源:海外網|字號:

當前,中國經濟盡管正在步入增長“新常態”,但尚存一些可靠的比較優勢。

首先是龐大的儲蓄。儲蓄依然是中國經濟一大特色,如果能將儲蓄轉化為有效率的投資,將會形成長遠的資本存量,這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的增長是有益的。過去35年,中國GDP平均增長率是9.8%,其中最大的貢獻是資本積累,約佔60%左右。

其次是龐大的市場需求。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2020年居民收入翻一番目標”,屆時將釋放64萬億元購買力,中國有望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進口市場,和增長最快的進口市場。

三是不斷完善的產業鏈/服務鏈。當前,中國已經成為跨國公司的戰略中心和決策中心之一,隨之而來的是整個產業鏈和服務鏈的轉移,這對中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四是巨大的區域發展空間。中國地域發展不平衡,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跨越了不同發展階段,我們完全可以以空間換時間,延續中國制造的優勢。

最后,創新驅動形成的后發能力也是可靠的比較優勢。當前,世界正在進入一個創新密集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以3D打印、大數據技術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興起,世界性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累積。中國走創新國家的道路,通過建立高效能、現代化的國家創新體系,積極參與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能夠突破資源要素瓶頸,並將后發優勢轉化為先發優勢。

當然,中國要繼續發揮比較優勢需要新的政策框架,要從“放鬆政府管制,優化制度供給,提高要素效率”三大目標入手,著眼於供給側,重新審視政府與市場的邊界,發揮生產率對提升總供給的根本作用,才能打破影響中國經濟的供給約束,真正釋放生產力。

首先,通過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增加有效供給。一是建立企業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促使企業隻能通過工藝創新、產品創新來獲取更多利潤﹔二是發揮政府投資對技術創新和科技研發的重要推動作用﹔三是嚴格實施保護知識產權,為推進創新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須以大力提高中國資本形成效率為中心,著手以下改革:首先要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打破條塊分割、市場分割、切實保障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二是推進融資渠道市場化,為企業投資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持﹔三是落實負面清單制度 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建議政府在充分借鑒和調研的基礎上,盡快制定負面清單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第三,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推動中國整體升級。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跨國公司的全球化, 要提升對全球資源和經濟的控制力,獲取更大的貿易利益,就必須培育一批在全球范圍內有一定競爭力的本土跨國公司。應當研究制定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結合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出台相應的扶持企業國際化戰略實施的配套政策,以及“走出去”發展戰略,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利用全球高級生產要素,發展和延長國內價值鏈,並鼓勵國內企業向低產業梯度國家轉移。政府除了在財稅、金融、貿易便利化政策之外,應在全球主要出口市場設立相應的貿易促進機構,為企業搭建國際貿易網絡提供綜合性服務平台和境外貿易合作區建設。

(張茉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新聞熱圖>

最新排行 >

新聞熱圖>

新聞熱圖>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