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8 07:59:02|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9月28日電 韓國延世大學國際問題中心研究員金凱在日本網絡雜志《外交官》撰文指出,中國夢和美國夢有諸多不同。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雖然兩者都是通過努力工作獲得成功。但美國夢側重自由和社會流動精神,中國夢強調團結和穩定。中國夢隻對中國人,並不是為了讓全世界都採納。兩者的不同不必然導致兩種夢想、兩個國家、兩個文化的沖突,兩者可以共存。文章摘編如下:
所有的政治都是文化。個人主義在西方社會和政治文化中盛行了數百年,而中國有的是集體主義乃至威權主義的強烈傳統。集體主義和團結精神對中國文化、社會和政治上千年的支配從孔子開始。中國文化,或者說是中華文明,幫助塑造了當代中國獨特的政治及政治文化。重視秩序、敬畏權威、統治美德、集體主義、團結等傳統價值和信仰構成了中國當代政治的基礎。
文化背景決定了政治觀念和理想。眾多西方觀點將國家視為“必要之惡”,認為個人應該不斷保持警惕,對其進行限制。然而,中國傳統觀點認為,國家是家庭的延伸和集合,對國家應該愛戴和尊敬。漢語中,“國家”即是“國”和“家”和合並。
從文化的角度看,中國夢和美國夢的一個清晰分別是:中國夢是“我們的夢”,美國夢是“我的夢”。
幾十年來,“美國夢”在空前的全球化中不斷激發著個人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某種程度上看,“美國夢”是“世界夢”。成千上萬從世界各地而來,希望改善個人生活,甚至通過追求個人夢想而改變世界的人,都分享著美國夢。
中國夢被定義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比起個人的願望和努力,中國夢強調所有中國人共同努力,逐步實現向往已久的“21世紀的偉大復興”。
雖然中國夢和美國夢都是通過努力工作獲得成功。但美國夢側重自由和社會流動精神,中國夢強調團結和穩定。中國夢是中國人獨一無二的。不同於美國夢,中國夢隻對中國人,並不是為了讓全世界採納。
爭論“中國夢”和“美國夢”誰更好並不恰當。不同的文化培育出不同的價值觀、信仰和不同的政治文化。這些不能用單一的“元敘事(meta-narrative)”進行衡量。兩者的不同不必然導致兩種夢想,甚至兩個國家、兩種文化間不可避免的沖突。
相反,兩者的不同可能讓兩者共存。“求同存異”是中國文化及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價值和原則,也深深印在中國夢的核心價值中。
美國夢 國家 中國當代 偉大復興 外交官 集體主義 威權主義 中評 當代中國 政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