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8 08:02:12|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9月28日電 蘇格蘭公投獨立雖然失敗告終,卻讓各國分析人士看出不同的意涵。美國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人口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約爾·柯特金(Joel Kotkin)在其福布斯專欄上發文表示,歐洲已漸失過去的榮耀與光輝,受制於歐洲各國民眾反對更深入融合的意見、經濟發展前景低迷、人口出生率低以及無法成功吸納新移民等問題,歐洲已經成為了“病夫”。
文章編譯如下:
近來幾近分裂的英國反映出深藏在歐盟國家中的認同問題。曾經引以為傲的歐洲命運共同體已在分崩離析。另外一些分離運動正在躍躍欲試,最明顯的便是加泰羅尼亞、法蘭德斯及北意大利等地。
去年,全歐盟民眾對統一歐洲的支持率大幅下降。越來越多的人反對更深入地融合,反歐盟政黨在多樣化的英國、希臘、德國及法國等國支持率走高。
法國極右翼政治人物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的冒起,凸顯了這一現實。民調顯示,勒龐極有可能在下一次法國大選中獲勝。“民眾疾呼……他們不願意被邊界之外的地區所領導,不希望受控於不由他們選出的歐盟委員會及他國技術官僚們,” 勒龐說,“民眾希望在全球化中受到保護,希望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
這些態度反映出歐盟越來越像羅馬帝國那般的超級國家(super-state),在統一的外表之下,眾多支離破碎且不重要的小國勉強聯系在一起。這挑戰了視歐盟為榜樣的美國人的看法。
美國作家杰裡米·裡夫金(Jeremy Rifkin)曾在其書中預測歐盟將成為世界上最偉大且令人欽佩的國家之一。然而,在政治動亂日益加重、經濟不景氣四處彌漫的當下,他那本2005年出版的《歐洲夢》顯得甚為荒謬。
經濟衰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等專家常認為歐洲的經濟、環境及社會政策比美國更高明,隻要有可能,便一再在節能減排方面推崇歐洲模式。然而,這些政策並不奏效。當前歐洲較大國家中經濟發展最快的,是波蘭。
歐洲糟糕的經濟狀況很大程度歸因於政策。福利社會令到歐洲成為經商成本極高的地區。過去的德國受益於高效的經濟表現,能在高稅收、高福利及打造良好經商環境、與歐盟其他成員國和睦共處之間找到平衡,但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后,失業率激增,過去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
歐洲青睞的綠色能源簡直讓制造商遭殃。在默克爾的領導下,德國全面轉用清潔能源,這讓公司所承擔的電費在過去5年上升了60%,這幾乎是美國的兩倍。
俄羅斯的能源對於歐洲而言相對低廉,但俄國或許早就算計好,長遠來看中國或許會是比歐洲更好的消費者。諷刺的是,德國等國被迫提高煤炭的使用量,這對全球環境變暖有害無益,但在核電站減少、過度依賴清潔能源面前,也毫無他法。
最后,高昂的能源費用極可能落在中產及工薪階層的肩上,他們不得不支付更貴的電費。有些人甚至會失業,因為歐洲的雇佣者會把目標放在能源較為低廉的美國中部和南部地區。
人口災難
在歐洲衰落的過程中,年前人可謂是最大輸家。雖然全歐洲出生率普遍低迷,但對於正要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失業的機會著實太大,有些地區甚至達到50%。難怪,當今的一代被稱作“迷失的一代”。
低出生率及低迷前景讓移民成為越來越頭痛的問題。移民一直困擾著歐洲,因為很多國家都由單一民族構成,其民眾也不希望其他民族混入。南斯拉夫的暴力解體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都証明了這一點。
英國反移民、反歐盟的獨立黨最近的搶眼表現就印証了這些擔憂。英國的多樣性讓該國媒體及商業界充滿勃勃生機,但也容易滋生仇恨。新移民“搶去”很多新工作機會的現實,讓這種仇恨更甚。
一個毫無意義的地區
默克爾曾指出“多元文化”在德國已經“徹底失敗”。歐洲的穆斯林被伊斯蘭國吸引過去,正反映出歐洲大陸的一個弱點。哪怕在瑞典這樣相對繁榮且開幕的國家中,新移民融入速度也很緩慢,這反映出歐洲真的無力“消化”填補勞動力和消費者空缺的新人們。
或者,歐洲最大的挑戰並非人口、經濟或能源,而是認同感。在高度世俗化的歐洲,各國價值觀因信奉基督教而類似,而在當下,基督教的信眾越來越少。例如在捷克,相信UFO存在的人多過相信上帝的人。已經麼有太多精神紐帶將歐洲連在一起了。
法蘭德斯 病夫 歐洲夢 Chapman 中評 公投 政黨 分離運動 Pen 2005年